秦艽炮制|功能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
【秦艽性味】辛、苦,平。
【秦艽歸經】歸胃、肝、膽經。
【秦艽功能主治】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通風干燥。
【備注】(1)藥性潤而不燥,無論寒濕、濕熱、痹證新久,皆可應用。在配伍方面常與防風、羌活、獨活、桑枝等同用。此外,本品還常與祛風解表藥同用,治療表證枝體酸痛之癥。治療濕熱黃疸,常與茵陳、茯苓、澤瀉等配伍。治療骨蒸潮熱,常與鱉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
青皮炮制|功能
【炮制】青皮: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醋青皮:取青皮片,用醋拌勻,待醋吸盡,置鍋內以文火炒至微帶焦黃色,取出,晾干。(每青皮片100斤,用醋15斤)。
【性味】
苦辛,微溫。
①《本草圖經》:味苦。
②《醫學啟源》:氣溫,味辛。《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
③《會約醫鏡》:味苦辛微酸。
【歸經】
入肝、膽經。
①李杲:足厥陰、少陽經之引經藥。
②《湯液本草》:足厥陰經引經藥,又入手少陽經。
③《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脾二經。
④《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能主治】
疏肝破氣,散結消痰。治胸脅胃脘疼痛,疝氣,食積,乳腫,乳核,久瘧癖塊。
①《本草圖經》: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
②《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厥陰、少陽之分有病用之。破堅癖,散滯氣,去下焦諸濕,左脅有積氣。
③《綱目》:治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氣,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
④《本草備要》:除痰消痞,治肝氣郁結,脅痛多怒,久瘧結癖,疝痛,乳腫。
⑤《現代實用中藥》:治胃痛,吐逆,解熱,消痰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