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中藥五味的現代研究
1、辛味藥:入肝、脾、肺經。含揮發油。能行能散,具有健胃、化濕、開竅、行氣等功效。共同特點是含有芳香性揮發油。
2、酸味藥:入肝、脾、肺經。單酸味藥含量有機酸類成分,單澀味藥主要含鞣質。酸澀藥也含鞣質。鞣質具有止血、止瀉、治療燒傷、促進胃潰瘍愈合的作用。如紫株、棕櫚炭、側柏葉、地榆等均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3、甘味藥:入肝、脾、肺經。甘味藥的化學成分以糖類、蛋白質、氨基酸、苷類等機體代謝所需的營養成分為主。芳香化濕藥、理氣藥、開竅藥中沒甘味藥。甘味藥能補五臟氣、血、陰、陽不足,能補充營養,強壯人體,增加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4、苦味藥:主入肝經。含生物堿和苷類成分為多。清熱燥濕藥和攻下藥多是苦味藥。
5、咸味藥:肝、腎經。主要分布在化痰藥和溫腎壯陽藥中,多為礦物類和動物類藥材。主要含無機鹽成分。
第三節 對中藥有毒無毒的現代認識
一、急性毒性反應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反應的中藥有:馬錢子、川烏、草烏、附子、雪上一枝蒿、細辛、生天南星、黃藥子等。
2、對心血管系統的毒性反應的中藥有:含烏頭堿類:川烏、草烏、附子、雪上一枝蒿;含強心苷的藥物:蟾酥、羅布麻葉、萬年青、黃花夾竹桃等。
3、對呼吸系統的毒性反應的中藥有: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白果、商陸。含氰苷、氫氰酸。
4、對消化系統的毒性反應的中藥有:斑蝥中毒可致急性胃腸炎。蒼耳子、黃藥子、川楝子、雷公藤可引起肝臟捐害。
5、對泌尿系統的毒性反應的中藥有:斑蝥、關木通、青木香、廣防已等。
6、對造血系統的毒性反應的中藥有:斑蝥、狼毒、雷公藤。
二、長期毒性反應。
三、過敏反應。
四、致畸胎、致突變及致癌作用。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