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木脂素
木脂素類多數是游離的,也有少量與糖結合成苷而存在,由于較廣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樹脂中,或開始析出時呈樹脂狀,故稱為木脂素。
木脂素多數為無色或白色結晶,但新木脂素不易結晶。木脂素多數不揮發,少數如去甲二氫愈創酸能升華,游離木脂素偏親脂性,難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與糖結合成苷者水溶性增大,并易被酶或酸水解。
第三節 香豆素類及木脂素類化合物研究實例
一、含香豆素類化合物的中藥實例
(一)秦皮(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
秦皮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有清熱燥濕、涼肝明目等功效,主治痢疾、崩漏、帶下等。秦皮的原植物主要有兩種,即木犀科植物大葉白蠟樹及白蠟樹,大葉白蠟樹皮中主要含七葉內酯和七葉苷,而白蠟樹皮中主要含白蠟素和七葉內酯以及白蠟樹苷。
(二)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
前胡具有宣散風熱、下氣、消痰之功效,常用于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呃逆、胸膈滿悶等癥的治療。其主要化學成分為多種類型的香豆素及其糖苷、三萜糖苷、甾體糖苷、揮發油等。各種類型的香豆素化合物是前胡的主要代表成分和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其中白花前胡以角型二氫吡喃香豆素類為主,紫花前胡以線型二氫呋喃和二氫吡喃香豆素類為主。
(三)腫節風[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
腫節風(又名草珊瑚、九節茶、接骨木)為常用中藥,味苦、辛,性平,具清熱涼血、活血消斑、祛風通絡等功效,用于治療血熱紫斑、紫癜、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癥。系統化學成分預試驗表明,其全草含有酚類、鞣質、黃酮苷、香豆素和內酯類化合物。其中香豆素類主要包括異秦皮啶(isofraxidin)、東莨菪內酯(scopoletin)等。
(四)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補骨脂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種子,主治腎陽衰弱、脾腎虛寒以及白癜風,含有多種香豆素類成分,包括補骨脂內酯(呋喃駢香豆素)、異補骨脂內酯(異呋喃駢香豆素)和補骨脂次素等。
二、含木脂素的中藥實例
(一)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五味子中含木脂素較多約為5%,近年來從其果實中分得了一系列聯苯環辛烯型木脂素,下面列出的為五味子酯甲、乙、丙、丁和戊。
(二)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r et. Wilson)
厚樸為木蘭科植物,有祛痰、利尿、鎮痛等作用,用于腹痛、喘咳等癥。厚樸皮中分得了與苯環相連的新木脂素,如厚樸酚以及和厚樸酚。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