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行與五臟調節
心主血脈,為血液循行的基本動力。全身的血液依賴心氣的推動在脈中正常運行,輸送各處。“諸血者皆屬于心”(《素問·五臟生成》,“人心動則血行諸經”(《醫學入門·臟腑》)。心氣充沛,才能維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血液才能在脈內正常運行,周流不息,營養全身。肺主治節,朝百脈,助心行血,全身的血液都要通過經脈而聚會于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交換,然后再輸送到全身。“人周身經絡,皆根于心,而上通于肺,以回于下,如樹之有根有干有枝。百體內外,一氣流通,運行血脈,以相出入”(《醫原》)。肝藏血是指肝有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生理功能。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對恒定的。但是隨著機體活動量的增減,血量亦隨之改變。“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于諸經,人靜則血歸于肝臟”。脾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腎主藏精,精血同源,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于血液本身的充盈,腎臟對血液循環的作用主要是對有效血液循環的調節。
總之,血液循行是五臟共同調節的結果。其中,心為血液循行的基本動力,肺助心行血,亦為其動力;肝之疏泄藏血,脾之統攝,腎精化而為血,又為人身陰陽之本,則是血液循行的調節因素。
官竅之舌的解剖形態
舌內應于心,司味覺,與吞咽、發音有密切關系。舌象(舌質和舌苔)是望診的重要內容。
解剖形態:舌位于口腔底部,·舌之根部稱為舌本、舌根;舌之中部謂之舌中;舌之尖部為舌尖;舌之兩側稱為舌旁。舌之肌肉脈絡組織稱為舌體、舌質。舌分上下兩面,上面稱為舌背、舌面,其上有絲狀乳頭、菌狀乳頭和輪廓乳頭,附著在舌面上的一層苔狀物稱為舌苔,又名舌垢。舌的下面稱為舌底、舌腹,舌的下面正中有一粘膜皺襞為舌系帶。舌下靜脈叢及舌系帶稱為舌系。舌系帶兩側靜脈上有兩個奇穴,左為金津,右為玉液。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