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與臟腑的關系
(1)肝主筋:“肝主筋”(《素問宣明五氣篇》),“肝主身之筋膜”(《素問痿論》)。筋束骨,系于關節,維持正常的屈伸運動,須賴肝血的濡養。肝血充足則筋力勁強,關節屈伸有力而靈活,肝血虛衰則筋力疲憊,屈伸困難。肝體陰而用陽,故筋的功能與肝陰肝血的關系尤為密切。所謂“筋屬肝木,得血以養之,則和柔而不拘急”(《風勞臌膈四大證治》)。肝血充盛,使肢體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養,維持其堅韌剛強之性,肢體關節才能運動靈活,強健有力。若肝的陰血虧損,不能供給筋和筋膜以充足的營養,則筋的活動能力就會減退。當年老體衰,肝血衰少時,筋膜失其所養,故動作遲鈍、運動失靈。在病理情況下,許多筋的病變都與肝的功能有關。如肝血不足,血不養筋,則可出現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筋脈拘急、手足震顫等癥狀。若熱邪熾盛,燔灼肝之陰血,則可發生四肢抽搐、手足震顫、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肝風內動之證。
(2)脾胃與筋:“食氣人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素問經脈別論》)。人以水谷為本,脾胃為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氣血充盈,則肝有所滋,筋有所養。所以,筋與脾胃也有密切關系。若脾被濕困,或脾胃虛弱,化源不足,筋失所養,可致肢體軟弱無力,甚則痿廢不用。
筋的生理功能
(1)連結骨節:筋附于骨而聚于關節,“諸筋者,皆屬于節”(《素問五臟生成論》),“諸筋從骨……連續纏固,手所以能攝,足所以能步,凡厥運動,罔不順從”《圣濟總錄傷折門》。筋連結骨節肌肉,不僅加強了關節的穩固性,而且還有保護和輔助肌肉活動的作用。故曰:“筋者,周布四肢百節,聯絡而束縛之”(《風勞臌膈四大證治》)。
(2)協助運動:人體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的。筋附著于骨節間,起到了骨連結的作用,維持著肢體關節的屈伸轉側,運動自如。肢體關節的運動,除肌肉的舒縮外,筋在肌肉、骨節之間的協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故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素問痿論》),“機關縱緩,筋脈不收,故四肢不用也”(《圣濟總錄諸風門》)。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