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生理功能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上接氣管、喉嚨,與鼻相通。在諸臟腑中,肺位最高,故稱“華蓋”。由于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臟”。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互絡屬于肺與大腸,故肺與大腸相為表里。
1.主氣。司呼吸指肺具有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的作用。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人體通過肺,從自然界吸人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吐故納新,使體內外的氣體不斷交換,從而保證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吸人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在肺相合生成宗氣,貫心脈以行心血。肺主氣不僅能輔心行血,而且主持和調節了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之氣,對全身的氣機具有調節作用。
2.主宣發與肅降肺主宣發,即是指肺氣具有向上、向外、升宣、發散的生理功能。這種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肺的宣發,排出體內的濁氣。二是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達于皮毛。三是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肺主肅降,指肺具有排出肺內各種異物,使呼吸道通暢,呼吸平穩,從而保持肺臟清虛之性的功能。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在生理情況下,兩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約,能宣能降,則使氣能出能人,能升能降。在病理情況下,兩者常能相互影響,如二者的功能失去協調,即可出現“肺氣失宣”或“肺失肅降”等病變,臨床可見胸悶、咳嗽及喘息等癥。
3.通調水道,促進水液輸布和排泄肺通調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氣宣發和肅降對于體內津液代謝具有疏通和調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肺主宣發,調節汗液的排泄。肺氣宣發,不但將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泄,使汗液的排出正常。二是肺氣肅降,可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這就是肺在調節津液代謝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又有“肺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說法。
4.朝百脈。主治節朝百脈,主治節的理論來源于《內經》。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素問靈蘭秘典論》亦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1)肺朝百脈朝,即朝會,聚會的意思。肺朝百脈,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而聚會于肺內,通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的交換,然后再輸布到全身。所以,血液的正常循行,亦有賴于肺氣的正常敷布和調節。肺朝百脈的生理意義體現于兩個方面:一是進行氣體交換。因全身的氣血均通過經脈而聚會于肺,通過肺的呼吸,呼出濁氣,吸人清氣,隨血液布散周身。二是肺氣助心行血。由于全身的經脈直接與肺相通,而血液的運行要靠氣的推動。肺氣敷布于血液之中,可以輔助心臟,以行氣血。
(2)肺主治節是指肺具有輔佐心臟,對全身進行治理調節的作用。肺的治節作用,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治理和調節呼吸運動。即通過肺的治節使呼吸節律均勻,平穩深沉,有利于氣體交換。
二是治理和調節全身氣機。即通過肺的有節律的呼吸運動,以協調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三是治理和調節氣血之運行。肺通過宗氣,貫心脈以行氣血,輔助心臟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四是治理和調節水液代謝。肺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氣的宣發與肅降,治理和調節著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對人體的水液代謝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