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可用于夜盲,眼目昏澀的中藥是
A、獨活
B、蒼術
C、厚樸
D、佩蘭
E、藿香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蒼術
【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濕,發汗,明目。
【主治病證】
(1)濕阻中焦證,痰飲,水腫。
(2)風寒濕痹,表證夾濕。
(3)濕盛腳氣、痿證。
(4)夜盲,眼目昏澀。
10、草豆蔻的功效是
A、化濕,解暑
B、燥濕行氣、溫中止嘔
C、燥濕溫中,止痛
D、健脾止瀉,安胎
E、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草豆蔻
【功效】燥濕行氣,溫中止嘔。
【主治病證】
(1)寒濕中阻之脹滿疼痛。
(2)寒濕中阻之嘔吐、泄瀉。
11、具有燥濕溫中,截瘧功效的藥物是
A、白豆蔻
B、佩蘭
C、厚樸
D、蒼術
E、草果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草果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溫燥力強,有特異的香味,入脾胃經。能燥濕散寒、除痰截瘧,凡寒濕阻滯脾胃及濕濁瘴氣所致病證,皆可酌選。
【功效】燥濕溫中,除痰截瘧。
12、具有化濕,解暑功效的藥物是
A、白豆蔻
B、佩蘭
C、厚樸
D、蒼術
E、草果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佩蘭
【性能特點】本品芳香辛散,性平力緩,主入脾、胃,兼入肺經。功能化中焦濕濁而醒脾、解暑。既善治濕阻中焦、脾經濕熱,又可治暑濕及濕溫初起。
【功效】化濕,解暑。
13、具燥濕健脾,祛風濕,發汗,明目功效的藥物是
A、羌活
B、厚樸
C、薏苡仁
D、藿香
E、蒼術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蒼術
【性能特點】本品辛溫發散,苦燥除濕,入脾、胃經。既燥濕而健脾,為治濕阻中焦證之要藥,寒濕困脾者尤宜。又散風寒濕而除痹發表,為治風寒濕痹及表證夾濕所常用。
【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濕,發汗,明目。
14、砂仁配木香除化濕理氣外,又能
A、調中止痛
B、燥濕祛痰
C、化濕解暑
D、健脾安胎
E、祛風除濕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砂仁配木香:砂仁性溫,功能化濕行氣溫中;木香性溫,功能理氣調中止痛。
兩藥相合,化濕、理氣、調中止痛力勝,凡濕滯、食積,或夾寒所致脘腹脹痛即可投用。兼脾虛者,又當配伍健脾之品。
15、既能化濕行氣,又能溫中止瀉的藥是
A、厚樸
B、砂仁
C、藿香
D、肉豆蔻
E、陳皮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砂仁
【性能特點】本品辛能行散,芳香溫化,入脾、胃經。善醒脾化濕、行氣、溫中、止瀉,治濕阻中焦、脾胃氣滯、寒濕泄瀉;能行氣和中而安胎,治濕阻寒凝之氣滯胎動不安。
【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瀉,安胎。
16、化濕藥入湯劑時應
A、后下
B、另煎
C、包煎
D、久煎
E、先煎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凡氣味芳香,以化濕運脾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芳香化濕藥。
本類藥多辛香溫燥,易耗氣傷陰,故陰虛血燥、氣虛者慎用;又因其氣味芳香,大多含揮發油,故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療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