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最佳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AD
【答案解析】 扶正:適用于以正氣虛為主要矛盾,而邪氣也不盛的虛性病證。題干要求選擇單獨使用扶正來治療的病癥,只有AD適合。
2、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腎陽不足導致的陽痿,癥狀見:陽事不舉,或舉而不堅,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夜尿清長。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
3、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感冒的內容。
風寒侵襲,衛氣失于溫煦故惡寒,正邪相爭故發熱;風寒之邪阻滯經絡,毛竅閉塞,所以無汗頭痛、肢體酸痛;肺氣不宣,鼻竅不通,故鼻流清涕。風寒感冒是最常見到的外感表證。為了正確掌握它的主癥,對于風寒邪氣的特點掌握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希望考生加強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
4、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食傷腸胃導致的胃痛,癥狀見:腹痛腸鳴,瀉下糞便臭如敗卵,瀉后痛減,瀉下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思飲食。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
5、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肝火上擾引起的眩暈癥狀是:眩暈耳鳴,頭脹且痛,每因惱怒或疲勞而頭暈、頭痛加劇,急躁易怒,少寐多夢,時顏面潮紅,口苦便秘。舌紅,苔黃,脈弦。
6、
【正確答案】 ADE
【答案解析】 勞淋
[癥狀]小便不甚赤澀,溺痛不甚,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病程纏綿,遇勞即發,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補脾益腎。
[方劑應用]無比山藥丸(赤石脂、茯神、巴戟肉、干地黃、山茱萸、牛膝、澤瀉、山藥、五味子、肉蓯蓉、杜仲、菟絲子)加減。
[中成藥選用]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
7、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該患者屬于肝胃不和導致的胃痛
[癥狀]胃脘脹痛,連及脅肋,噯氣后疼痛減輕,生氣時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見嘈雜吞酸。舌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8、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痰熱郁肺
[癥狀]喘咳氣涌,胸部脹痛,痰稠黏色黃,或夾血痰,伴胸中煩悶,身熱,有汗,口渴喜冷飲,咽干,面紅,尿赤,便秘。舌質紅,苔薄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方劑應用]桑白皮湯(桑白皮、半夏、蘇子、杏仁、貝母、黃芩、黃連、山梔子)加減。
[中成藥選用]清氣化痰丸、蛇膽川貝枇杷膏、清肺抑火丸。
9、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痰熱壅肺
[癥狀]咳嗽氣粗,痰多黃稠,煩熱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肅肺。
[方劑應用]清金化痰湯(黃芩、山梔、桔梗、麥冬、桑白皮、貝母、知母、瓜蔞仁、橘紅、茯苓、甘草)加減。
[中成藥選用]清氣化痰丸、復方鮮竹瀝液、蛇膽川貝液。
10、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風寒感冒
[癥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體酸痛,或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咽癢,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劑應用]荊防敗毒散(前胡、柴胡、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川芎、茯苓、枳殼、桔梗、甘草)加減。
[中成藥選用]感冒清熱顆粒、正柴胡飲顆粒、荊防顆粒、九味羌活丸。
11、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風熱犯表
[癥狀]風團鮮紅,灼熱劇癢,遇熱則劇,得冷則減;伴有發熱,惡寒,咽喉腫痛。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解表止癢。
12、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內痔的主要病因有:腸風下血、濕熱下注、氣滯血瘀、脾虛氣陷、
13、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氣滯血瘀
[癥狀]肛內腫物脫出,甚至嵌頓,肛管緊縮,墜脹疼痛,甚至肛緣有血栓,水腫,觸痛明顯。舌質暗紅,苔白或黃,脈弦細澀。
[治法]理氣祛風活血。
[方劑應用]止痛如神湯(歸尾、赤芍、桃仁、紅花、延胡索、丹皮)加減。
[中成藥選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外用)
14、
【正確答案】 CDE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氣滯血瘀引起的跌打損傷所選用的方藥,提到方藥的話,是既包括方劑,又包括中成藥。
氣滯血瘀
[癥狀]腰部劇烈疼痛,活動受限,腰部的俯、仰、轉側均感困難,不能挺直,嚴重者不能站立。若因挫傷引起,則局部可見腫脹、壓痛均較明顯。舌偏暗或有瘀斑,脈弦或緊。
[治法]初期宜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后期宜舒筋活血,補益調治。
[方劑應用]初期用順氣活血湯(蘇梗、厚樸、枳殼、砂仁、赤芍、當歸尾、紅花、木香、桃仁、蘇木、香附)加減;后期予疏風養血湯(荊芥、羌活、防風、當歸、川芎、白芍、秦艽、薄荷、紅花、天花粉)或舒筋活血湯(荊芥、羌活、防風、當歸、獨活、續斷、青皮、牛膝、紅花、五加皮、杜仲、枳殼)加減。
[中成藥選用]活血止痛散(膠囊)、舒筋活血丸(片)、跌打丸。外用:麝香壯骨膏、狗皮膏、云南白藥膏、紅藥氣霧劑。
15、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熱毒蘊結
[癥狀]好發于項后發際、背部、臀部。輕者癤腫只有一二個,多則可散發全身,或簇集一處,或此愈彼起;伴發熱,口渴,溲赤,便秘。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方劑應用]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黃芩,黃柏,山梔)加減。
[中成藥選用]連翹敗毒丸,當歸苦參丸,金花消瘡丸。瘡癤初期外治選用:小者用三黃洗劑外搽,大者用如意金黃散醋調外搽。
2.濕毒瘀結
[癥狀]可發于全身任何部位,除發熱等癥狀外,局部以紅赤腫脹,灼熱疼痛為主,為腫勢漸增大,中央變軟,波動,膿栓形成或破潰,疼痛加劇,伴有發熱、口渴、便干、尿黃。舌苔黃或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透膿。
[方劑應用]仙方活命飲合透膿散(銀花,赤芍,當歸,乳香,沒藥,陳皮,防風,貝母,白芷,天花粉,甘草,穿山甲,皂角刺,生黃芪,川芎)加減。
[中成藥選用]牛黃醒消丸、二妙丸、金花消瘡丸、清開靈口服液。早期可外用金黃膏,后期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
16、
【正確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沖任失調
[癥狀]乳房腫塊,結節感明顯,乳房脹痛,經前加重,經后減輕,面色少華,腰膝酸軟,精神倦怠,心煩易怒,月經紊亂。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調攝沖任。
[方劑應用]二仙湯合四物湯(仙茅,仙靈脾,當歸,巴戟天,黃柏,知母,川芎,芍藥,地黃)加減。
[中成藥選用]乳癖消片(膠囊、顆粒)加丹梔逍遙丸,更年安。
17、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脾不統血
[癥狀]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色淡質稀,神疲體倦,氣短懶言,不思飲食,四肢不溫,或面浮肢腫,面黃,舌淡胖,苔薄白,脈緩弱。
[治法]健脾益氣,固沖止血
[方劑應用]固沖湯(白術、黃芪、煅龍骨、煅牡蠣、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棕炭、五倍子)加減。
[中成藥選用]人參歸脾丸、益婦止血丸、女金丸。
18、
【正確答案】 AE
【答案解析】 瘀血阻絡
[癥狀]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凈,血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或弦澀有力。
[治法]活血祛瘀,溫經止血
[方劑應用]逐瘀止崩湯(當歸、川芎、三七、沒藥、五靈脂、丹皮炭、炒丹參、炒艾葉、阿膠、龍骨、牡蠣、烏賊骨)加減。
[中成藥選用]坤靈丸,少腹逐瘀丸(顆粒)。
19、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1.乳食內積
[癥狀]不思乳食,噯腐酸餿或嘔吐食物、乳片,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酸臭或便秘,肚腹熱甚,心煩,夜眠不安,低熱,手足心熱。苔白厚膩,或黃膩,脈弦滑,或指紋紫滯。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導滯。
[方劑應用]乳積用消乳丸(香附,神曲,麥芽,陳皮,砂仁,甘草)加減;食積用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加減。
[中成藥選用]沉香化滯丸,枳實導滯丸,四磨湯口服液,檳榔四消丸,保和顆粒。
20、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虛火上炎
[癥狀]咽部干燥,微痛,干癢,灼熱,有異物感,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或伴顴紅潮熱,耳鳴多夢。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清肺咽喉。
[方劑應用]養陰清肺湯(玄參,甘草,白芍,麥冬,生地,薄荷,貝母,丹皮)或知柏地黃丸(知母,黃柏,生地,山藥,茯苓,澤瀉,丹皮,山茱萸)加減。
[中成藥選用]玄麥甘桔顆粒,鐵笛丸,金果含片。
21、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口瘡主要病因有二:心脾積熱、脾腎陽虛。
口瘡的形成:
1.心脾積熱
[癥狀]口腔黏膜潰瘍,灼痛明顯,常因過食煎炒辛辣或寐少而發,伴口渴心煩,失眠溲短黃,大便秘結;檢查見黏膜表面有黃白色假膜,周邊紅腫。舌紅,苔黃或膩,脈數有力。
[治法]清心瀉脾,消腫止痛。
[方劑應用]涼膈散(大黃,樸硝,梔子,黃芩,連翹,薄荷,甘草)加減。
[中成藥選用]內服清胃黃連片,利咽解毒顆粒,清咽丸;外用口腔潰瘍散,珠黃散,錫類散,西瓜霜粉劑。
2.脾腎陽虛
[癥狀]口瘡疼痛較輕,久難愈合。伴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檢查見口瘡色白或暗,周邊淡紅或不紅。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腎健脾,化濕斂瘡。
[方劑應用]附子理中丸(人參,白術,甘草,干姜,附子)或金匱腎氣丸(附子,桂枝,熟地黃,山藥,茯苓,山茱萸,澤瀉,丹皮)加減。
[中成藥選用]內服四神丸,外用珍珠粉。
22、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脾腎陽虛
[癥狀]口瘡疼痛較輕,久難愈合。伴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檢查見口瘡色白或暗,周邊淡紅或不紅。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腎健脾,化濕斂瘡。
[方劑應用]附子理中丸(人參,白術,甘草,干姜,附子)或金匱腎氣丸(附子,桂枝,熟地黃,山藥,茯苓,山茱萸,澤瀉,丹皮)加減。
[中成藥選用]內服四神丸,外用珍珠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