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對執業藥師隊伍現狀的分析,在設計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課程大綱體系時,充分考慮了不同學歷層次、不同專業背景的執業藥師需求。
第一類為畢業于非藥學(中藥學)專業、藥學(中藥學)中專、大專的執業藥師。這部分人員沒有系統地學習過藥學(中藥學)本科專業課程,繼續教育重點在于補學藥學(中藥學)本科專業課程。使這一部分執業藥師學習并達到正規藥學(中藥學)院校本科畢業生應具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水平。
第二類為早年畢業于藥學(中藥學)本科專業的執業藥師。對于20世紀80年代以前畢業的藥學(中藥學)專業的本科生,由于過去所學的知識大部分陳舊老化,已不能適應21世紀藥學服務的需要,急需更新知識。這部分人員可以選學藥學(中藥學)繼續教育課程大綱體系中部分課程。如:《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臨床醫學概論》、《藥物治療學》、《中藥治療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中藥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概論》等課程。
第三類為90年代以來畢業的藥學(中藥學)本科專業的執業藥師。這部分人員雖然畢業時間不長,但是由于我國現行高等藥學教育課程體系本身存在某些缺陷,主要是缺少臨床藥學、生物醫學、人文方面的課程。所以《大綱》中特別增加了一些這方面的課程,如《藥物治療學》、《中藥治療學》、《臨床醫學概論》、《診斷學基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心理健康學》、《醫藥倫理學》、《溝通技巧》等,以提供這部分執業藥師選學有關知識。
第四類為高層次的執業藥師。如近年來畢業的藥學(中藥學)碩士、博士,以及相當于主任藥師、副主任藥師水平的執業藥師。這部分人員是我國執業藥師隊伍中的學術帶頭人,其繼續教育應以跟蹤國際藥學(包括天然藥物學)前沿,提高和擴大知識面為主。為此,在《大綱》的每門課程中,列出了若干研討專題。由于是研討性質,故只列出題目,而對研討的內容不作統一規定。這些研討專題反映了該門課程的國內外研究趨勢,是藥學(中藥學)領域中研究的熱點或難點,目的是使執業藥師不斷更新知識,追蹤學科發展的前沿,掌握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能。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