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發布電子職稱證書管理制度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和我市“一制三化”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近日,市人社局印發通知,按照“一件事”原則構建應用場景,規范電子職稱證書的獲取、使用、查驗辦法,保障了電子職稱證書管理制度化、應用權威性,實現專業技術人員領取職稱證書“全程一次不用跑”。
據了解,我市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電子職稱證書,實現所有評審專業、層級、評價方式取得職稱人員的全覆蓋,我市職稱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服務效能走在了全國前列。目前,電子職稱證書已發出2.3萬張,其發放快捷、獲取方便、支持查驗的優點,受到廣大用人單位和人才充分認可。這次發布的職稱證書管理制度,主要明確了四個方面內容。
一是明確適用范圍。電子職稱證書覆蓋全部4類評價方式取得職稱人員,包括由本市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人員、用人單位自主聘任職稱人員、參加本市職稱“以考代評”考試取得職稱人員、經本市委托由國家部委或外省市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人員。
二是明確制發程序。按照上傳信息、制作證書、領取證書等環節,規范了全部4類人員電子職稱證書的制發程序,明確了用人單位、主管部門、考試機構等部門職責及工作時限等。人才獲取職稱證書的周期從平均4個月減少至平均不超過15天,壓縮了近80%。
三是明確證書效力。詳細說明了電子職稱證書的應用范圍、證書樣式和內容、轉換版本效力。本市今后不再發放紙質職稱證書。專業技術人員已持有的紙質證書繼續有效,無需更換。紙質職稱證書遺失后確需補發證書的,可按照原渠道辦理。
四是明確查驗途徑。分本人、他人、本單位三類,規定了申請驗證電子證書信息真偽的方式,其中,他人驗證需經過本人授權驗證,避免了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下一步,市人社局將不斷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持續提高職稱評價服務水平,加快人社信息化建設,增強廣大人才幸福感和獲得感,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