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就“關于加快藥師立法步伐,建立藥師管理制度”內容中提到:根據各方意見,今年6月完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師法(草案第二次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加強我國執業藥師和醫療機構藥師的統一管理,有關制度設計和具體內容正在進一步征求意見和論證中。也就是說,執業藥師和醫院藥師合并統一管理,已經不遠!
如何合并?
此前,執業藥師和醫院藥師主要采取的是“分類注冊、分類管理”的辦法,也就是說藥師取得合法執業資格后,根據執業領域的不同,注冊在醫療衛生機構的藥師由衛生健康部門進行監管,注冊在社會藥店以及藥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藥師由藥監部門進行監管。
那么未來如果合并統一管理,監管部門究竟是衛生系統還是藥監系統呢?業內猜測很有可能有醫療衛生機構統一監管。
統一管理后對執業藥師有什么影響?
首先當然算利好執業藥師。我們知道,不論在社會地位還是收入方面,醫院藥師要略好于執業藥師。執業藥師目前在衛生體系內尚不被認可,多數理由是執業藥師群體的專業背景比較混亂,除了醫學、藥學人員外,其它非醫療衛生人員也混跡其間。
那么,身份多元的執業藥師群體和醫院藥師合并后,又可能會有哪些影響呢?收入會提高嗎?
一方面,我們猜測:兩者合并后,可能會提高執業藥師考試門檻,強化管理。事實上,執業藥師的考試門檻也確實在逐年提高,有考試需求的執業藥師不妨早一些報考。
另一方面,執業藥師和醫院藥師合并后,執業藥師群體目前又抱有怎樣的期待呢?
如果執業藥師和醫院藥師合并,本質上是對藥學人員價值提升的一種肯定。執業藥師相應的社會地位會有一定提高,會得到百姓認可。
藥師隊伍現狀:
談到藥師隊伍管理最大的弊端:小編認為存在的問題是管理部門不一致,雖然政策是好的,社會藥師可以在醫療機構工作,但是醫療機構認可度還是偏低。主要原因為管理部門不同,管理機制不一樣。但目前部分三級以上公立醫院已經開始慢慢認可執業藥師,可能與執業藥師考試標準等一系列變動有關。
而談到收入方面,相對來說醫院藥師一般略好于執業藥師。目前來說,執業藥師的收入比普通店員略高,但績效方面主要來源于藥品銷量,而賣藥雖然可以發揮專業知識,但多數發揮有限。
加之部分執業藥師雖然持有執業藥師證,但是都是報學習班,苦學出來的,雖然會課本知識,但是不會實際運用。理論和實現的脫軌,也導致執業藥師社會認可度不高。
但是近年來國家一再提高執業藥師的學歷門檻和專業門檻,這也就縮小了和醫院藥師的差距,合并也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即使合并也會存在一段時間的過渡,工資、考核也會有一定的變化。同時讓執業醫師也有了“歸屬感”。期待執業藥師和醫院藥師早一點合并管理,隊伍發展更加科學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