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來自于網友回憶,考試吧僅做整理~】
第一單元
考點:
1.統計學檢驗結果的判斷
2.根據革蘭染色等實驗室結果對病細菌種類的判斷
類似題目
1.男,13歲,學生。持續畏寒、發熱1周,神志不清半天。病前有右足刺傷史。查體:T39.5℃,P123次/min,BP65/45mmHg,右足跟部紅腫,血常規WBC24.3×109/L,N0.89,L0.11。導致本病最可能的病原體是
A.革蘭陰性菌
B.真菌
C.革蘭陽性菌
D.病毒
E.寄生蟲
答案:C
解析:根據患者有右足刺傷史,感染后出現畏寒、發熱,神志不清,心率加快,血壓降低等全身癥狀,白細胞數增高明顯,以中性粒細胞增高為主,首先考慮為厭氧菌感染,常見的厭氧菌如產氣莢膜梭菌等均屬于革蘭染色陽性菌。
2.男,30歲。全身乏力,面部肌肉緊張2天。7天前田間勞動足部刺傷。局部分泌物標本檢出致病微生物為革蘭陽性菌,有周鞭毛,無莢膜,厭氧培養呈羽毛狀菌落。最可能的致病微生物是
A.破傷風梭菌
B.產氣莢膜梭菌
C.銅綠假單胞菌
D.溶血性鏈球菌
E.金黃色葡萄球菌
答案:A
解析:30歲男性,全身乏力,面部肌肉緊張2天(破傷風典型癥狀);7天前田間勞動足部刺傷(伴有泥土的窄而深傷口形成厭氧微環境);局部分泌物標本檢出致病微生物為革蘭陽性菌,有周鞭毛,無莢膜,厭氧培養呈羽毛狀菌落(破傷風桿菌菌落典型形態),根據患者既往史、臨床癥狀和實驗室結果,最可能的診斷為破傷風,其致病微生物是破傷風桿菌,破傷風桿菌可產生破傷風溶血毒素和破傷風痙攣毒素兩種外毒素,后者屬于神經毒素,毒性極強,經淋巴、血液循環到達中樞神經系統而致病,典型癥狀有咀嚼肌痙攣所造成的苦笑貌、牙關緊閉及持續性背部痙攣(角弓反張),還會發生漏口水、出汗和激動,因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還可產生心率不齊、血壓波動和因大量出汗造成的脫水。產氣莢膜梭菌革蘭染色陽性,無鞭毛,有莢膜,在牛奶培養基中會發生“洶涌發酵”現象;可導致氣性壞疽和食物中毒。銅綠假單胞菌革蘭染色陰性,無芽胞,有莢膜,有鞭毛,可產生帶熒光素的水溶性色素(青膿素和綠膿素);其感染常見于皮膚黏膜受損部位,如燒傷、創傷或手術切口等,表現為局部化膿性炎癥。溶血性鏈球菌即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革蘭染色陽性,無芽胞,無鞭毛,可形成莢膜,菌落周圍可形成完全透明的無色溶血環;其致病力強,常引起人類和動物多種疾病。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染色陽性,無芽胞、無鞭毛、一般不形成莢膜,可產生脂溶性色素,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在其周圍可見透明溶血環;易于引起侵襲性疾病(化膿性感染)和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等)。
3.下列屬于淋病奈瑟菌特征的是
A.離開人體可存活4小時
B.為革蘭染色陰性雙球菌
C.對移行上皮無親和力
D.一般消毒劑不易將其殺滅
E.對復層鱗狀上皮有親和力
答案:B
解析:淋病奈瑟菌是雙球菌,呈卵圓形或豆形,成對排列,革蘭染色陰性淋球菌由核質、細胞質、細胞膜和細胞壁等構成。淋球菌對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較弱,42℃20分鐘即可使其全部死亡,因此加熱即很容易達到消毒目的。干燥條件也不適合淋球菌生長。淋球菌對各種消毒劑也很敏感。但是,淋球菌容易產生耐藥菌株,目前臨床上發現絕大多數感染者為耐藥菌株的感染,即產β-內酰胺酶的耐青霉素淋球菌株(簡稱PPNG)。
考點:艾滋病、梅毒、心臟病的治療和預防措施
類似題目
4.下列不能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是
A.避免和艾滋病患者共同進餐
B.為靜脈吸毒者提供清潔的一次性注射器
C.對分娩后HIV陽性母親采取人工喂養來替代母乳喂養
D.對所有獻血員進行HIV檢測
E.對高危人群和妓女、嫖客進行健康教育促進安全套的使用
答案:A
相關推薦:
2021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
2000-2021年執業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歷年真題及答案精選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