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頜面外科病史記錄-第一段話最后兩句有變。
2.口腔頜面外科病史記錄部分新增“(四)電子病歷”相關內容。
3.頜面部檢查中淋巴結檢查刪除一句話“頸部淋巴結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
4.藥物止血中,“注射含有1:100000腎上腺素的普魯卡因或生理鹽水”改為“注射含有1:1000腎上腺素的普魯卡因或生理鹽水”。
5.繃帶包扎的作用原5小點,改為4小點。
6.繃帶的選擇:刪除一句話。
7.常用局部麻醉藥物-普魯卡因:刪一句話“常用者為其鹽酸鹽”。
8.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描述中刪除與普魯卡因的比較;②“布比卡因”改為“丁哌卡因”。
9.局麻并發癥血腫的防治原則有變動。
10.①全身麻醉特點第5小點有變動;②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全麻后處理整個篇幅有變動。
11.牙拔除術基本知識第一段話有變動。
12.①拔牙禁忌癥-急性感染期、血液病相關內容有變動;②長期抗凝藥物治療增加一句話“抗血小板藥如”。
13.原“(四)心血管患者的牙拔除術”相關內容插入到患者的術前準備中。
14.上頜中切牙、上頜側切牙、上頜尖牙的牙拔除術描述有變。
15.上頜第三磨牙的拔除刪除“牙冠較第一、第二磨牙小”。
16.下頜切牙的拔除,“不能扭轉”改為“不宜使用扭轉”。
17.“根據牙在牙列中的位置分類”作為阻生牙分類的一個單獨分類,并有內容增加。
18.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的適應癥內容有增加。
19.牙拔除術并發癥之牙根折斷增加一句話“或有較大充填體”。
20.牙拔除術后并發癥及其防治,增加“拔牙后反應性疼痛”、“術后腫脹反應”、“術后開口困難”相關知識點。
21.拔牙術后并發癥之干槽癥病因學說有變;發生時間由“術后3-4天”改為“術后2-3天”。
22.牙槽外科刪除“(四)牙移植術”和“(五)牙再植術”相關內容。
23.感染的全身治療-產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有效的藥物中刪除“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
24.口腔頜面部感染:“病因”均改為“感染來源”;均刪除“診斷及鑒別診斷”。
25.面頸部淋巴結炎:“病因”改為“感染來源”;感染來源中刪除一句話。
26.伴發顱腦損傷的急救中增加“庫欣綜合征”。
27.口腔頜面腫瘤的分類及命名,癌的描述中“下頜骨中樞性鱗癌”改為“下頜骨中尖性鱗癌”。
28.頜面部腫瘤的放射治療相關內容有變。
29.頜面部腫瘤化學藥物治療中給藥方案刪除“小劑量每天給藥”、“分次給藥”相關內容。
30.頜面部腫瘤生物治療中添加“分子靶向治療”的相關內容。
31.頜骨囊腫治療原則中“成形性囊腫切開加囊腫摘除術”改為“囊腫減壓成形術”,相關內容亦有變動。
32.舌癌早期治療的描述有變。
33.口底癌的治療刪除一句話“早期淺表的口底鱗癌可用放射治療”。
34.舌下腺囊腫歸為“唾液腺黏液囊腫”的一部分,刪除其病因,治療亦有變動。
35.三叉神經痛藥物治療增加“奧卡西平”相關內容。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