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口腔執業醫師考試輔導匯總
可以通過口腔修復治療的疾病可以分為六大類: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牙周病、顳下頜關節病和頜面缺損,前三類是口腔修復治療中的常見疾病。
牙體缺損—牙齒部分缺損
牙體缺損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牙體硬組織不同程度的外形和質地的破壞和異常,表現為牙體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解剖外形,造成正常牙體形態、咬合及鄰接關系的破壞。牙體缺損是口腔科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其發病率約為24%~53%.
牙體缺損最常見的原因是齲病,其次是外傷、磨損、楔狀缺損、酸蝕和發育畸形(包括釉質發育不全、牙本質發育不全、氟斑牙及四環素牙)等。
牙列缺損—部分牙齒缺失
牙列缺損是指牙列中部分牙齒的缺失。 牙列中從缺一個牙到只剩一個牙均稱牙列缺損。在全國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中顯示:35-44歲年齡組平均失牙0.88顆; 65-74歲年齡組平均失牙9.86顆。
牙列缺損最常見的原因是齲病、牙周病,其次是外傷、其它炎癥、腫瘤手術等。
牙列缺失—全部牙齒缺失
牙列缺失是指口腔中全部牙齒的缺失。 在全國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中顯示:65-74歲年齡組有10.51%的人全口無牙。
導致牙列缺失最常見的兩個病因為齲病和牙周病,此外還有外傷、不良修復體和發育異常等均會導致牙齒缺失。
頜面缺損
頜面缺損是指頜骨和面部的缺損。
頜面缺損的病因包括先天發育異常(如唇裂、腭裂 )、外傷、腫瘤手術、放療和炎癥等。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咀嚼系統常見病,包括多種疾病狀態,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及相關咀嚼肌疼痛、開口障礙及關節聲響;相當多的病例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痛。
其病因眾說紛紜,主要有:顳下頜關節解剖形態缺陷、咬合不良、肌肉功能紊亂、精神心理因素、關節囊薄弱。顳下頜關節病的致病因素分為解剖、神經肌肉和心理三種類型, 在個體,涉及的致病因素越多患TMD的風險越高,涉及致病因素的強度越大風險越高。
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牙周組織)的疾病,它有兩種含義。廣義的牙周病泛指發生于牙周組織的各種病理情況,主要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而狹義的牙周病則僅指造成牙支持組織破壞的牙周炎,而不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
牙周病的病因包括局部因素(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創傷性咬合、局部解剖因素、不良習慣和不良修復體)和全身因素(內分泌失調、免疫缺陷、精神壓力、遺傳、營養不良)。近年來,吸煙作為環境因素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被認為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