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原發型肺結核
一、病理
原發型肺結核是原發性結核病中最常見者,為結核菌初次侵入肺部后發生的原發感染,是小兒肺結核的主要類型,占兒童各型肺結核總數的85.3%。原發型肺結核包括原發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
考試重點:考察小兒結核病最常見的臨床類型的試題。
這節中應掌握臨床表現、化驗檢查:結核菌素試驗、X線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診斷要點。
二、臨床表現
癥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癥狀,僅在體檢胸部X線時發現。年齡較大兒童一般起病緩慢,結核中毒癥狀多見如低熱、納差、疲乏、盜汗等。嬰幼兒及重癥患兒可急性起病,高熱,但一般情況尚好,與發熱不相稱,持續2~3周后轉為低熱,并伴結核中毒癥狀,干咳和輕度呼吸困難最為常見。嬰兒可表現為體重不增或生長發育障礙。部分高度過敏狀態小兒可出現眼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和(或)多發性一過性關節炎。壓迫癥狀:當胸內淋巴結高度腫大時,壓迫氣管分叉處者可出現類似百日咳樣的痙攣性咳嗽;壓迫支氣管使其部分阻寨時可引起喘鳴:壓迫喉返神經可致聲嘶:壓迫靜脈可致頸部一側或雙側靜脈怒張。
體征:周圍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大。肺部體征可不明顯,與肺內病變不一致。較重者因病灶周圍浸潤范圍較大,叩診呈濁音,聽診呼吸音減低或有少量干濕羅音。嬰兒可伴肝脾大。部分患兒可出現眼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及(或)多發性一過性關節炎等結核變態反應的臨床表現。
【執業2002】175歲男孩,低熱,干咳,皮膚結節性紅斑,皰疹性結膜炎,多發性一過性關節炎及頸淋巴結腫大常見(2003)
A風濕熱
B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C類風濕關節炎
D原發性肺結核
E川崎病
答案:D(2003)
(風濕熱)
1.一般表現
(一)發熱 約半數患兒在發病前l~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呈急性起病,發熱在38℃~40℃間,無~定熱型,1~2周后轉為低熱;隱匿起病者僅有低熱或無發熱。
2.其他表現 精神不振、疲倦、食欲減退、面色蒼白、多汗、鼻出血、關節痛和腹痛等。個別病例可發生胸膜炎和肺炎。
(二)心臟炎 1.心肌炎 2.心內膜炎3.心包炎
(三)關節炎
典型者為游走性多關節炎
局部紅、腫、熱、痛,以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
愈后不留關節畸形
(四)舞蹈病
(五)皮膚癥狀
1.皮下小結
2.環形紅斑
3.其他皮損 如蕁麻疹、結節性紅斑和多形紅斑等)
三、診斷和鑒別診斷
早期診斷很重要,應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有關檢查進行綜合分析。
(一)臨床表現 除上述癥狀及體征外,應詳細詢問卡介苗接種史及結核接觸史,體查應注意雙上臂有無卡介苗瘢痕;若發現眼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者,活動性結核病的可能性較大。
(二)結核菌素試驗 為簡便實用的診斷方法。結素試驗呈強陽性和(或)由陰性轉為陽性者,應作有關檢查。
(三)X線檢查 是診斷小兒肺結核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好是同時作正、側位胸片檢查,對發現腫大淋巴結或靠近肺門部位的原發性病灶,側位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原發綜合征 肺內原發灶大小不一。年長兒病灶周圍炎癥較輕,陰影范圍不大.多呈小圓型或小片陰影;嬰幼兒病灶范圍較廣,可占據一肺段甚至一肺葉。部分病例可見局部胸膜病變。目前小兒原發性肺結核在X線胸片上呈現由原發病灶、病灶周圍炎、淋巴管炎所組成的典型啞鈴“雙極影”者已少見,而居首者是胸腔內淋巴結結核,以支氣管淋巴結結核最為常見。
對于典型的原發綜合征X線表現:呈“雙極"病變,啞鈴狀雙極影者已少見,即一端為腫大的肺門淋巴結。現多呈小圓形或小片狀影。
【助理】3不符合小兒原發綜合征的臨床表現的是(2000)
A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
B胸片示“雙極影”
C胸片上肺葉有空洞形成
D低熱、盜汗
E食欲減退、消瘦
74答案:C
一道綜合性的試題
2006-4-104.女,5歲。因低熱、盜汗及干咳2個月入院,體檢:T38℃,消瘦,面色蒼白,兩肺呼吸音清,OT試驗(+++),中性粒細胞稍高,血培養(-),胸片示肺門淋巴結腫大,可能的診斷是 C
A.敗血癥
B.急性風濕熱
C.原發型肺結核
D.大葉性肺炎
E.肺不張
題干解析:女嬰、低熱、盜汗及干咳、消瘦,面色蒼白為結核的非特異表現。又OT試驗(+++),胸片示肺門淋巴結腫大。應考慮原發型肺結核。
2.支氣管淋巴結結核 x線胸片上分三種類型:①炎癥型:淋巴結周圍組織的滲出性炎性浸潤,呈現從肺門向外擴展的密度增深陰影,邊緣模糊,此為肺門部腫大淋巴結陰影;②結節型:表現為肺門區域圓形或卵圓形致密陰影,邊緣清楚,突向肺野;③微小型:此型是近年逐漸被重視的一型,其特點是肺紋理紊亂,肺門形態異常,有時稍有增寬,肺門部周圍呈小結節狀及小點片狀模糊陰影,此型應緊密結合臨床、結核菌素試驗等分析.以免漏診。
(四)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結核病變蔓延至支氣管內造成支氣管結核,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以見到以下病變:
1.腫大淋巴結壓迫支氣管致管腔狹窄,或與支氣管壁粘連固定,以致活動受限。
2.粘膜充血、水腫、炎性浸潤、潰瘍或肉芽。
3.在淋巴結穿孔前期,可見突入支氣管腔的腫塊。
4.淋巴結穿孔形成淋巴結支氣管瘺。
四、治療
(一)無癥狀或癥狀不多的原發型肺結核 治療目的:①殺滅病灶中結核菌;②防止血行播散。藥物選擇以(INH)異煙肼為主配合利福平(RFP)或乙胺丁醇(EMB),一般療程9到12個月。
【助理】41歲半小兒,其父患浸潤性肺結核,有咯血,小兒與父母同住,無任何癥狀,胸片未見異常,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應采取的措施是(2000)
A立即給小兒接種卡介苗
B隔離小兒,繼續觀察
C口服異煙肼,療程6個月
D口服異煙肼+鏈霉素肌注,療程1年
E不必給小兒服藥,定期復查胸片,發現病灶再行抗結核治療
答案:C
正確答案分析:由以上分析,該患兒有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OT試驗陽性,應預防性需用異煙肼。
(二)活動性原發型肺結核 宜分階段治療,在強化治療階段宜用三種殺菌藥.即異煙肼INH、利福平RFP、PZA(毗嗪酰胺)或SM(鏈霉素),兩到三個月后以異煙肼INH、利福平RFP或乙胺丁醇EMB鞏固維持治療,異煙肼INH療程l2~l8個月,利福平RFP及乙胺丁醇EMB療程為6~l2個月。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