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器官淤血舉例
1.肺淤血:多為左心衰竭引起,左心腔內壓力升高,阻礙肺靜脈回流,造成肺淤血。肉眼表現為肺臟腫脹、重量增加、色暗紅或呈棕褐色,質地變硬。切面流出泡沫狀紅色血性液體,光鏡下急性肺淤血見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內充滿水腫液及出血。慢性肺淤血時,可見肺泡壁變厚及纖維化,肺水腫、肺出血,并見大量吞噬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稱為心力衰竭細胞。長期慢性肺淤血可致肺臟褐色硬化(肺質地變硬,肉眼呈棕褐色)。肺淤血患者臨床上有明顯氣促、發紺及咳出大量粉紅色泡沫痰等。
2.肝淤血:主要見于右心衰竭,肝靜脈回流受阻,致使肝小葉中央靜脈及肝竇擴張淤血。急性肝淤血時肝臟體積增大,暗紅色。鏡下中央靜脈及肝竇擴張,小葉中央可見肝細胞萎縮、壞死。周圍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慢性肝淤血時,肝小葉中央嚴重淤血呈暗紅色,多個肝小葉中央淤血區相連,而肝小葉周邊肝細胞因脂肪變性為黃色,致使肝臟呈紅(淤血區)黃(肝脂肪變區)相間的花紋狀,如同檳榔的切面,稱為檳榔肝。光鏡下可見肝靜脈、中央靜脈和肝竇擴張淤血,肝小葉中央部肝細胞因缺氧和受壓發生萎縮和壞死,肝小葉周邊部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長期慢性肝淤血可致肝臟淤血性硬化。與門脈性肝硬化不同,淤血性肝硬化的病變較輕,肝小葉改建不明顯,不形成門脈高壓和不產生肝功能衰竭。
淤血的原因
1.靜脈受壓
靜脈受壓使管腔發生狹窄或閉塞、血液回流受阻導致相應部位的器官和組織發生淤血。如妊娠子宮壓迫髂靜脈引起的下肢靜脈淤血。
2.靜脈管腔阻塞
常見于靜脈血栓形成,由于靜脈分支多,只有當靜脈腔阻塞而血流又不能通過側支回流時,才發生靜脈性充血。
3.心力衰竭
二尖瓣瓣膜病和原發性高血壓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時,可導致肺淤血,肺源性心臟病導致右心功能不全可造成肝、腎和下肢等器官淤血,引起體循環淤血。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成績查詢、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