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腎炎
一、臨床表現
除有尿路刺激癥外,可有腰痛,肋脊角壓痛或(和)叩痛和全身感染癥狀如寒戰,發熱,頭痛,惡心,嘔吐,WBC升高等。血培養可能陽性。一般無高血壓及氮質血癥。腎濃縮功能可能下降,治療后可恢復正常。
二、診斷和鑒別診斷
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尿WBC增高,細菌檢查陽性)。與發熱性疾病所致蛋白尿或腹部,盆腔炎癥鑒別。
三、治療
I.輕型急性腎盂腎炎 經單劑3天療法(復方磺胺甲噁唑2片/次,2次/d;或氧氟沙星0.2g,2/d)治療失敗的尿路感染,或有輕度發熱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腎盂腎炎,宜口服有效抗菌藥物14天療程。藥物同上。
II.較嚴重的腎盂腎炎 發熱超過38.5度,WBC升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癥狀較明顯者,患者多是復雜性的腎盂腎炎,致病菌多為耐藥G-桿菌。宜采用肌肉或靜脈注射抗菌藥物。在未有藥物敏感實驗結果前,可暫時用慶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得到藥物敏感實驗結果后根據其敏感性使用抗生素
III.重癥腎盂腎炎 有寒戰,高熱,WBC顯著升高,核左移等嚴重全身感染中毒癥狀,或出現低血壓,呼吸性堿中毒,懷疑為G-細菌敗血癥者,患者多是復雜性的腎盂腎炎,致病菌多為耐藥G-桿菌。在未有藥物敏感實驗結果前,使用下列藥物聯合治療 1.半合成的廣譜青霉素如哌拉西林2氨基糖苷類如妥布霉素或慶大霉素3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曲松鈉,頭孢哌酮鈉。通常使用一種氨基糖苷類加一種半合成廣譜青霉素或第三代頭孢菌素類。如未能排除G+球菌感染,可加氨卞西林。
復發性腹膜后腫瘤早期癥狀
1.腹部腫塊首次術后再次出現腹部腫塊。腫瘤位置與原發性腹膜后腫瘤相同或相近。取膝肘臥位雙手觸診腫瘤不向前垂并腹前壁有叩鼓,但腫瘤大者腹前壁叩診亦呈濁音。腹膜后腫瘤處叩診常為正常腸曲的叩響。少數患者有腹水,往往不易叩出。聽診腸蠕動音正常或稍亢進。
2.腹脹隨瘤體的增大病人逐漸出現腹脹感,由于胃腸被推移位,常在腫瘤的上方或一側叩診呈鼓響,腸蠕動音正常或稍亢進。
3.腹痛隨病程發展腹部出現墜脹感、沉重感、隱痛或脹痛。惡性瘤侵蝕鄰近器官或神經時可劇烈疼痛。腫瘤侵犯腹后壁可有背痛,侵犯腰股神經后,可出現一側或兩側下肢痛或麻木。
4.鄰近器官受累表現如惡心嘔吐、腹瀉、便秘;內痔、臍周靜脈曲張;黃疸;尿頻、尿急、排尿困難;下肢水腫、精索靜脈曲張等。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成績查詢、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