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的作用
醛固酮(aldosterone)是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鹽皮質激素。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主動重吸收,同時通過Na+、-K+和Na+-H交換而促進K+和H+的排出,所以說醛固酮有排鉀、排氫、保鈉的作用。隨著Na+主動重吸收的增加,Cl-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多,可見醛固酮也有保水作用。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血漿Na+、K+濃度的調節。當失血等原因使血容量減少,動脈血壓降低時,腎入球小動脈管壁的牽張感受器就因入球小動脈血壓下降和血容量減少而受到剌激,近球細胞的腎素分泌乃增多。同時由于腎小球濾過率也相應減少,流經致密斑的Na+亦因而減少,這也可使近球細胞的腎素分泌增多。(另一種完全相反的見解是,遠曲小管起始部分腎小管液Na+濃度的增加,可剌激致密斑而使近球細胞分泌腎素增多。目前這兩種看法尚未能統一。)腎素增多后,血管緊張素Ⅰ、Ⅱ、Ⅲ便相繼增多,血管緊張素Ⅱ和Ⅲ都能剌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使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多。
此外,近球細胞處的小動脈管內有交感神經末梢支配,腎交感神經興奮時能使腎素的釋放量增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也可直接剌激近球細胞,使腎素釋放增加。
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
人和高等動物機體內的細胞也象水中的單細胞生物一樣是在液體環境之中的。和單細胞生物不同的是人體大量細胞擁擠在相對來說很少量的細胞外液中,這是進化的結果。但人具有精確的調節機構,能不斷更新并保持細胞外液化學成分、理化特性和容量方面的相對恒定,這就是對生命活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內環境。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在臨床上十分常見。許多器官系統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過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外界環境的某些變化,某些變化,某些醫原性因素如藥物使用不當,也常可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統特別是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和機體的物質代謝發生相應的障礙,嚴重時常可導致死亡。因此,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問題,是醫學科學中極為重要的問題之一,受到了醫學科學工作者的普遍重視。
內環境的相對恒定主要是在神經一內分泌調節下實現的。故本章在簡述水、電解質平衡調節的基礎上,著重討論水、鈉、鉀、鎂的代謝紊亂。應當指出,水與電解質代謝紊亂之間,某一電解質與其它電解質的代謝紊亂之間,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紊亂之間關系密切,它們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一旦發生紊亂往往是綜合的,即一種障礙往往可以伴有或引起另一種或另一些障礙。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