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女性生殖系統解剖
外生殖器
外陰的范圍和組成
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稱為外陰,前為恥骨聯合,后為會陰。
1.陰阜 位于外陰最前面,上面有陰毛,呈倒三角形生長
2.大陰唇 為兩股內側一對縱行隆起的皮膚皺襞,自陰阜向后延伸至會陰。皮下為疏松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含豐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外傷后易形成血腫。(只要說外陰受傷疼痛腫脹,那就是大陰唇血腫)
3.小陰唇
4.陰蒂
5.陰道前庭 又稱巴多林腺,腺管細長(1~2mm),向內側開口予陰道前庭后方小陰唇與處女膜之間的溝內。如果發炎等原因引起腺管口閉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腫或前庭大腺膿腫。
內生殖器及其功能
女性內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內,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和卵巢。輸卵管和卵巢可以并稱為子宮附件。
一、陰道
1.它的黏膜層由復層鱗狀上皮
2.陰道的下端開口于陰道前庭后部。
3.上端包繞宮頸陰道部,形成陰道穹隆,分前、后、左、右4部分,陰道后壁短(7~9cm),
后壁長(10~12cm),所以后穹隆最深,臥位時是人體最低點,常用來穿刺。
二、子宮
1.子宮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梨形,重50克;長7-8mm;寬4-5mm;容量5毫升;上部較寬為宮體,頂部為宮底,宮底兩邊為子宮角,下部為宮頸。
2.宮體與宮頸之間形成最狹窄的部分稱子宮峽部,它連接宮體與宮頸,它既不屬于宮體也不屬于宮頸,沒懷孕時長約1cm,懷孕時長約7-9cm。
3.子宮峽部有上下兩個口,上口窄,為解剖學內口。下口寬,為組織學內口(子宮內膜與宮頸黏膜的交界處)。
4.宮體與宮頸的比例:女童為1:2,成年婦女為2:1,老年婦女為1:1。
1.組織結構
子宮內膜屬于柱狀上皮分為兩部份
(1)上2/3為功能層,每月定期脫落,形成月經
(2)下1/3為基低層,作用就是形成功能層。
2.子宮韌帶
(1)圓韌帶 起源于兩側子宮角,往前下終止于大陰唇的前端,它維持子宮前傾位置。
(2)闊韌帶 里面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管,為疏松組織,終止于兩側的骨盆壁,它維持子宮左右固定位置。它底部有子宮動靜脈和輸尿管,所以子宮手術切開闊韌帶時,要防止誤傷
(3)主韌帶 橫行于宮頸兩側和骨盆側壁之間,主韌帶的作用是固定宮頸位置、防止子宮下垂(如果損傷后會引起子宮脫垂)
(4)宮骶韌帶 向后向上牽引宮頸,也是維持子宮前傾位置。
三、輸卵管
全長8~14cm,分為四個部份:
1.間質部:最窄的;
2.峽部
3.壺腹部 好發異位妊娠。
4.傘部 有“拾卵”作用
壺腹部與峽部連接的地主是卵子等待受精的地方。
四、卵巢
1.有兩個功能:1.排卵 2.分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2.解剖:
(1)卵巢外面由生發上皮覆蓋,里面有一層致密纖維組織稱卵巢白膜(感染炎癥不易穿過)。
(2)卵巢外側有骨盆漏斗韌帶(又名懸韌帶)連接于骨盆壁。
內側有卵巢固有韌帶連接于子宮(切除子宮雙附件時不用切除它)
女性生殖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經
一、血管及其分支
1.卵巢動脈 起自于腹主動脈。左側的卵巢動脈還可以起自于左腎動脈,左側的卵巢靜脈加流至左腎靜脈。
2.子宮動脈、陰道動脈、陰部內動脈,它們都是起自于髂內動脈
二、淋巴分布與生殖器官淋巴的流向
陰道下段淋巴主要匯入腹股溝淺淋巴結。陰道上段淋巴與宮頸淋巴回流相同,大部匯入髂內及閉孔淋巴結,小部匯入髂外淋巴結,并經宮骶韌帶匯入骶前淋巴結。宮體、宮底、輸卵管、卵巢淋巴均匯入腰淋巴結,小部分匯入髂外淋巴結。宮體兩側淋巴沿圓韌帶匯入腹股溝淺淋巴結。
三、內外生殖器官神經支配
1.外生殖器主要由陰部神經支配。
2.內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支配。
骨盆
一、骨盆的組成
由骶骨、尾骨、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
二、骨盆的分界
以恥骨聯合上緣、髂恥線及髂恥上緣的連線為界,將骨盆分為假骨盆和真骨盆。
三、骨盆的類型
1.女型 最常見。入口呈橫橢圓形,入口橫徑比前后徑稍長。
2.扁平型 入口呈扁橢圓形,橫徑大于前后徑,
3.類人猿型 骨盆入口呈長橢圓形,入口前后徑大于橫徑。
4.男型 入口略呈三角形,骨盆腔呈漏斗形。
鄰近器官:女性尿道短而直(長約4~5cm)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