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病
(一)概述
乳腺囊性增生癥也稱慢性囊性乳腺病(簡稱乳腺病)/乳腺小葉增生。是女性多發病之一,常見于25~40歲。基本病理改變是乳腺間質的良性增生,也可為腺管內上皮的乳頭樣增生,伴乳管囊性擴張或腺管周圍囊腫形成。
(二)臨床特點
1.****脹痛和****腫塊:是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突出表現。脹痛的特點是程度不一,具有周期性,即月經前期癥狀加重,月經過后緩解。腫塊常為多發性,呈結節 狀或條索狀,大小不一,質韌而不硬,與周圍組織的分界不清楚,但相互無粘連,可被推動。腫塊在月經過后有所縮小,且腋下淋巴結無腫大。脹痛和腫塊可限于一側,也可見于雙側,可為局限性也可為整個****。
2.另一特點是病程長,發展慢,有時伴有乳頭溢液,多為黃綠色、無色漿液或棕色血性。本病有時與乳癌混淆,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者有發生惡變可能(約2%~3%)。
3.本病臨床表現以及詳細的病史可有助于診斷,因本病于乳腺癌可能同時存在,藥物治療效果差時需進行活檢以明確病因。
【習題】
女性,26歲,雙側****周期性脹痛3年,并可觸及不規則包塊,伴有觸痛,月經過后疼痛緩解,包塊略縮小,考慮可能是
A.乳腺癌
B.乳腺炎
C.乳腺纖維瘤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管內乳頭狀瘤
答案:D
解析:根據年輕女性,與月經周期有關的****脹痛考慮為D。
(三)處理
1.教病人學會自查,在每次月經剛結束時進行;
2.對懷疑有乳癌者,囑病人每隔2~3個月到醫院復查,必要時行組織活檢或穿刺細胞學檢查;
3.耐心解釋,密切隨訪,解除病人顧慮,不致漏診乳癌;
4.主要治療方法有內分泌治療、碘化鉀、中藥及對癥處理。
主要對癥治療,目前主要用中醫藥調理。對局限性增生者應定期復查,一般在月經結束1周后復查。如腫塊變軟消退則可繼續觀察。如腫塊局限,藥物治療后無明顯消退,疑乳腺癌時可做穿刺活檢,若存在重復不典型增生,或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時,則可綜合考慮患者情況行手術治療。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