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苷類抗生素
第一節 概述
【主要家族成員】
鏈霉素、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觀霉素等。
【抗菌作用和機制】
一、抗菌作用(靜止期殺菌藥)
1、各種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包括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屬、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志賀菌屬枸櫞酸桿菌屬具有強大抗菌活性。
2、對沙雷菌屬、沙門菌屬、產堿桿菌屬、不動桿菌屬和嗜血桿菌屬也有一定抗菌作用。
3、對淋球內瑟菌、腦膜炎奈瑟菌等革蘭陰性球菌作用差。
4、對MRSA和MRSE也有較好抗菌活性。
殺菌特點:
1、殺菌速率和殺菌持續時間與濃度正相關。
2、僅對需氧菌有效。
3、PAE時間長,且持續時間與濃度正相關。
4、具有初次接觸效應(first exposure effect, FEE),即細菌首次接觸,能被迅速殺死。
5、在堿性環境抗菌活性強。
二、作用機制
1、與細菌體內核糖體70S亞基始動復合物的形成。
2、選擇性與細菌體內核糖體30S亞基上靶位結構結合,使A位扭曲,導致異常或無功能蛋白質合成。
3、阻止肽鏈釋放因子進入A位,使合成好的肽鏈不能釋放。
4、抑制核糖體70S亞基的解離,使核糖體循環受阻。
三、耐藥機制
1、產生修飾氨基糖苷類的鈍化酶,使藥物滅活。
2、膜通透性降低,使進入菌體內藥物減少。
3、靶位修飾,使藥物與30S亞基親和力降低。
四、體內過程
1、口服難吸收,以注射給藥為主,通常不靜脈給藥(為什么?)
2、血漿蛋白結合低,主要分布在細胞外液,外淋巴由高濃度聚集(耳毒性、腎毒性)。
3、代謝與排泄:體內不代謝,以原型經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
五、臨床應用
1、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全身感染:腦膜炎、呼吸道、泌尿道、胃腸道、皮膚軟組織、燒傷、創傷及骨關節感染。
2、鏈霉素、卡那霉素對結核桿菌有效。
六、不良反應
1、耳毒性(新霉素最強,奈替米星最弱)。
2、腎毒性(新霉素最強,奈替米星最弱)。
3、神經肌肉麻痹。
4、過敏反應。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