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微生物學》考點匯總
噬菌體
噬菌體是2019年臨床執業醫師“醫學微生物學”涉及到的考點,噬菌體顧名思義就是侵襲微生物(細菌)的一種生物體(病毒);由于其作用較小,臨床應用少,可考性較弱,對本章內容要了解毒性和溫和噬菌體,詳情如下:
1.噬菌體的概念噬菌體是侵襲微生物的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DNA或RNA,可感染細菌、真菌、螺旋體和支原體等。噬菌體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細菌的繁殖體強,一般經75℃30分鐘以上,才失去活性,對紫外線敏感。
2.毒性噬菌體的概念毒性噬菌體在宿主菌體內復制增殖,產生許多子代噬菌體,并最終裂解細菌。因此,毒性噬菌體的增殖方式是復制,其增殖過程經吸附、穿入與脫殼、生物合成和成熟釋放四個階段,構成毒性噬菌體一個復制周期稱為溶菌性周期。
3.溫和噬菌體的概念及其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系
(1)溫和噬菌體的概念溫和噬菌體或稱溶原性噬菌體當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細菌染色體中。結合在細菌染色體上的噬菌體基因稱為前噬菌體,該細菌稱為溶原性細菌。
(2)溫和噬菌體可轉移細菌的遺傳物質發生整合在細菌染色體上的噬菌體基因可隨細菌基因的復制而將噬菌體基因傳遞給子代細菌,該過程稱之為噬菌體的溶原性周期。
(3)在某些條件下,細菌的溶原狀態可中止,噬菌體復制增殖進入溶菌周期,產生許多子代噬菌體,導致細菌裂解。因此,溫和噬菌體可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4.要點總結(2019調整)
【易錯易混辨析】
了解噬菌體的概念,毒性和溫和噬菌體的概念。
練習題:
一、A1型選擇題
1.下列細胞中,不受噬菌體侵襲的是
A.細菌細胞
B.真菌細胞
C.淋巴細胞
D.螺旋體細胞
E.衣原體細胞
2.溶原性轉換是指
A.兩種原生質體相互融合
B.受菌直接攝取供菌DNA片段
C.通過噬菌體為媒介將供菌DNA轉入受菌
D.以溫和噬菌體為載體進行局限性轉導
E.前噬菌體直接與宿主基因組發生重組
【答案及解析】
1.C
【答案解析】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選E者較多,是因書中沒有明顯提出噬菌體能感染衣原體,其實噬菌體能感染除病毒外的一切微生物,但噬菌體對人和動物無害,不破壞淋巴細胞。
2.E
【答案解析】帶有溫和噬菌體(如Mu噬菌體)的溶原性細菌,其噬菌體基因組片段可整合到細菌染色體中(稱作前噬菌體),可使其細菌性狀發生改變(稱作溶原性轉換)。溶原性轉換需要噬菌體參與,但溶原性轉換并沒有接受供體菌的DNA片段,溶原性轉換是指當噬菌體感染細菌時,宿主菌染色體獲得了噬菌體的DNA片段,使其成為溶原狀態時而使細菌獲得新的性狀。B選項是轉化的方式,C和D選項是轉導的方式。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