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1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呼吸系統》復習考點匯總
氣胸的臨床表現
1.癥狀
(1)癥狀與有無肺內原有疾病及原有肺功能狀態有關。
(2)癥狀與氣胸發生的速度有關。
(3)癥狀與胸膜腔內積氣引起的壓力大小有關。
(4)大多數起病急驟,患者突感一側胸痛,針刺樣或刀割樣,持續時間短暫,繼之胸悶和呼吸困難,可伴有刺激性咳嗽,系氣體刺激胸膜所致。
2.體征
(1)體征取決于積氣量的多少和是否伴有胸腔積液。
(2)大量氣胸時,氣管、縱隔向健側移位,患側胸部隆起;呼吸運動與觸覺語顫減弱;叩診呈過清音或鼓音,心或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聽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
(3)左側少量氣胸或縱隔氣腫時,有時可在左心緣處聽到與心跳一致的氣泡破裂音,稱Hamman征。液氣胸時,胸內有振水聲。
(4)血氣胸如失血量過多,可使血壓下降,甚至發生失血性休克。
(5)開放性氣胸胸壁傷口可聞及氣體進出胸腔發出聲音,氣管向健側移位。
(6)張力性氣胸患側肺完全被壓縮萎陷,氣管、縱隔向健側顯著移位,使健側肺同時受壓,腔靜脈回流障礙,心率快、血壓低、頸靜脈怒張。
【備考攻略】
特征性的表現必須掌握,考試題型主要為A型。
【特別注意】
開放性氣胸:
吸氣時,健側低于大氣壓,患側=大氣壓;縱膈向健側移動;
呼氣時,健側大于大氣壓,患側=大氣壓;縱膈向正中移動,嚴重的移向患側。
氣胸并發癥及其處理
1.氣胸并發癥及其處理
(1)膿氣胸:積極使用抗生素,插管引流,胸腔內生理鹽水沖洗。適當考慮手術治療。
(2)血氣胸:需要判斷是否活動性出血,確定治療方案。
(3)縱隔氣腫與皮下氣腫:皮下氣腫及縱隔氣腫可以隨胸腔內氣體排出減壓而自行吸收。若縱隔氣腫張力過高影響呼吸及循環,可作胸骨上窩切開排氣。
2.氣胸治療:治療目的是促進患側肺復張、消除病因及減少復發。
(1)少量氣胸尤其是首次發生的氣胸無需特殊處理,酌情予鎮靜、鎮痛等藥物。
(2)大量氣胸或者復發性氣胸,需要進行胸膜腔穿刺,抽盡積氣或行胸腔閉式引流術,促使肺盡早膨脹。
1)胸腔穿刺抽氣:適用于呼吸困難較輕,心肺功能尚好的閉合性氣胸患者。
2)定位:患側胸部鎖骨中線第2肋間為穿刺點。
3)操作:皮膚消毒后局部麻醉,用氣胸針或細導管沿肋骨上緣穿刺入胸腔,隨后連接于50ml或100ml注射器或氣胸機抽氣并測壓,直到患者呼吸困難緩解為止。
4)一次抽氣量不宜超過1000ml,每日或隔日抽氣1次。
3.開放性氣胸急救處理原則
(1)給氧,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
(2)清創、縫合胸壁傷口。
(3)盡快做胸腔閉式引流。
(4)懷疑有胸腔內臟器損傷或進行性出血時,則需開胸探查手術。
(5)給予抗生素,鼓勵患者咳嗽排痰,早期活動,預防感染。
4.張力性氣胸急救處理原則:迅速解除胸腔內正壓,緊急時亦需立即胸腔穿刺排氣,進一步再放置胸腔閉式引流。
5.胸腔閉式引流術的適應證
(1)不穩定型氣胸,呼吸困難明顯、肺壓縮程度較重。
(2)交通性開放性氣胸或張力性氣胸。
(3)反復發生氣胸、胸腔穿刺術治療后氣胸無改善的患者。
(4)需使用機械通氣或人工通氣的氣胸或血氣胸患者;
(5)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氣胸或血胸復發患者。無論其氣胸容量多少,均應盡早行胸腔閉式引流。
6.手術治療:經內科治療無效的氣胸應該手術治療,主要適應于開放性氣胸、血氣胸、雙側氣胸、復發性氣胸、張力性氣胸引流失敗者、胸膜增厚致肺膨脹不全或影像學有多發性肺大皰者。
【備考攻略】
氣胸的治療是每年必考點,尤其是各種治療方式的適應證和處理原則,考試題型多樣化。
【特別注意】
閉合性氣胸積氣量少于該側胸腔容積的30%時,氣體可在2-3周內自行吸收,不需抽氣,但應動態觀察積氣量變化。氣量較多時,可每日或隔日抽氣一次,每次抽氣不超過1L,直至肺大部分復張,余下積氣任其自行吸收;
開放性氣胸易于診斷,一經發現,必須立刻急救。根據患者當時所處現場的條件,自救或互救,盡快封閉胸壁創口,變開放性氣胸為閉合性氣胸。
內容來源:醫學教育網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