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腫大的臨床表現
淋巴結腫大可以是局部的腫大,也可以是全身性腫大,或開始為局部腫大,以后發展為全身性腫大,可由許多疾病引起,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各異。
1.局部淋巴結腫大表淺淋巴結呈組群分布,一個組群的淋巴結收集一定區域內的淋巴液,如頜下淋巴結群收集口底、頰黏膜和牙齦等處的淋巴液。因此當局部淋巴結腫大時,除去可能為全身性淋巴結腫大的早期表現外,應有其所收集淋巴液的區域外傷、感染或腫瘤性疾患的表現。
2.全身性淋巴結腫大一般認為有兩組群以上的淋巴結同時腫大稱為全身性淋巴結腫大。
(1)良性反應性淋巴結腫大:多有明確的發病原因,會出現原發病的表現。淋巴結病理顯示非特異性增生,淋巴結的基本結構存在,未被破壞,臨床呈良性經過,隨著病因去除,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完全恢復。
(2)惡性腫瘤性淋巴結腫大:臨床多無明確的發病原因,淋巴結呈進行性無痛性腫大,內部淋巴結明顯腫大時,可有局部受壓的表現。典型淋巴結病理顯示正常結構被破壞,臨床呈惡性經過,預后很差。
(3)介于良惡性之間的淋巴結腫大:臨床易誤診為惡性。但部分最終可轉變為惡性。
胸腔積液的分類
(一)游離性胸腔積液
(1)少量積液:積液首先聚積于后肋膈角,立位x線檢查難以發現,用向一側傾斜60°或側臥位或加用頭高腳低水平x線投照,方能表現100ml左右的積液。x線表現為液體沿胸壁內緣形成窄帶狀均勻致密影。積液量在300-400ml以上的積液,立位觀顯示,外側肋膈角變鈍、填平。或許見到肋膈角沿側胸壁有向上延伸的帶狀影。
(2)中等量積液:液體量較多時,由于液體的重力作用而積聚于胸腔下部肺的四周,表現為胸下部密度均勻增高致膈影消失。
(3)大量積液:液體上緣可達第二肋間。一側胸部顯示為均勻濃密影,有時僅肺尖部透明。并有同側肋間隙增寬,及膈下降、縱隔向對側移位。
(二)局限性(包裹性)胸腔積液
(1)肋胸腔包裹性積液:胸膜炎時,臟層、壁層胸膜發生粘連使積液局限于胸腔的某一部位,為包裹性積液。積液多包裹在腋緣或靠后側胸壁。當轉動病人到切線位置時,可顯示從胸壁向胸內凸出的半圓形或紡鍾形均勻的濃密影,邊緣銳利。
(2)葉間積液:葉間積液可局限于葉間裂,但多與游離性胸腔積液并存,或系游離性積液進入葉間裂。包裹在葉間胸膜腔者則顯長圓形或梭形均勻濃密影,其長軸沿葉間延伸。液體量多時,可呈球形。
單側,以右側多見。因液體將肺下緣向上推移,故x線表現為肺下野密度增高,與膈影相續,而上緣呈上突的圓頂狀,易誤為膈升高。但肺下積液有以下特點:①“膈圓頂”最高點偏外側1/3,肋膈角變深、變銳;②透視下見肝臟下界位置正常;③仰臥位透視,由于液體流至背部胸腔,表現為患側肺野密度均勻增高,同時可見患側膈頂位置正常。并無真正升高。④向患側傾斜60°時,可見游離積液的征象;少數肺底胸膜粘連,而液體不能流動,x線見之如球形影,此時可做超聲檢查或人工氣腹以確定診斷。
(三)膿胸 急性膿胸表現與胸腔積液相同。慢性者由于胸膜增厚伴多房性包裹性膿液。常發生胸廓塌陷、肋間隙變窄,縱隔向患側移位,橫膈上升等表現。慢性膿胸可累及肋骨,引起骨膜炎或骨髓炎,亦可伴有支氣管胸膜瘺。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