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型題
(1~3題共用題干)
女,10歲,外傷后出現發熱、寒戰伴四肢關節疼痛、腰酸7天。體溫多持續在39℃以上,一天內體溫波動超過2℃。查體:T40.0℃,胸、腹部見散在瘀點、瘀斑,雙肺叩診清音,未聞及異常呼吸音及啰音。心臟無雜音。血培養:革蘭氏陽性菌生長。ASO218u。尿常規:WBC(+)。
1.本病例熱型為
A 稽留熱
B 弛張熱
C 間歇熱
D 波狀熱
E 不規則熱
2.本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 風濕熱
B 鉤端螺旋體病
C 急性腎盂腎炎
D 大葉性肺炎
E 敗血癥
3.本病例體溫上升期表現為
A 多于1小時內驟升至39℃以上
B 多于數小時內驟升至39℃以上
C 24小時內驟升至39℃以上
D 2天內驟升至39℃以上
E 5~7天內驟升至39℃以上
(4~6題共用題干)
男,45歲,陳舊性肺結核患者,低熱、右胸針刺樣痛、納差2周。查體:T37.8℃喜右側臥位,右側胸廓擴張度下降。胸部X線未見異常。PPD試驗(+)。
4.此時最可能出現的體征是
A 氣管左偏
B 右肺叩診實音
C 呼氣音延長
D 右肺聞及中濕性啰音
E 胸膜摩擦音
5.兩周后胸片示右側胸腔積液(中等量),積液區上方可聞及
A 小水泡音
B 哮鳴音
C 胸膜摩擦音
D 支氣管呼吸音
E 耳語音
6.鑒別胸腔積液與氣胸有診斷意義的體征是:
A一側胸廓飽滿
B觸診氣管位置
C觸診語音震顫
D叩診音響
E聽診呼吸音
(7~9題共用題干)
女,50歲,突發呼吸困難、發紺、大汗淋漓1小時。查體:R40次/分,口唇發紺,端坐呼吸,頸靜脈無怒張,雙肺布滿哮鳴音及中、下肺中小水泡音,心率130次/分,心尖部聞及奔馬律。
7.不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 取坐位或半臥位
B 吸氧
C 床邊胸片
D 口服β2受體激動劑
E 靜脈注射氨茶堿
8.本病例支持心源性哮喘的主要依據是
A 哮鳴音
B 發紺
C 端坐呼吸
D 肺部濕性啰音
E 心尖部奔馬律
9.本病例發紺屬于
A 混合性發紺
B 中心性發紺
C 周圍性發紺
D 腸源性紫紺
E 以上都不是
(10~13題共用題干)
男,30歲,患肺炎后間歇性咳大量膿痰一月,痰惡臭。伴盜汗、納差。今晨突發咯血,量約200ml。查體:T37.8℃ 雙中、下肺聞及濕性羅音。
10.對診斷幫助最小的檢查是
A 肺CT檢查
B 血常規
C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D 胸片
E PPD實驗
11.本病例不應考慮哪種診斷
A 空洞型肺結核并發感染
B 支氣管胸膜漏
C 肺膿腫
D 支氣管擴張
E 肺囊腫并感染
12.補充檢查,胸片示右下肺呈卷發樣陰影改變。患者最可能出現的體征是
A 杵狀指
B 哮鳴音
C 皮膚粘膜出血
D 黃疸
E 發紺
13.其感染菌最可能是
A 肺炎球菌
B 真菌
C 肺炎桿菌
D 厭氧菌
E 支原體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