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細菌形態與結構的檢查方法
(一)顯微鏡放大法
1.普通光學顯微鏡
2.電子顯微鏡
3.其他 包括暗視野顯微鏡、相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和共聚焦顯微鏡等。
(二)染色法
1.革蘭染色法 革蘭染色法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分類鑒別染色法。
具體步驟:標本固定后,先用堿性染料結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結晶紫一碘復合物;此時不同細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95%乙醇處理,有些細菌被脫色,有些不能。最后用稀釋復紅或沙黃復染。最后不被乙醇脫色仍保留紫色的為革蘭陽性菌,被乙醇脫色后復染成紅色的為革蘭陰性菌。
革蘭染色法在鑒別細菌、選擇抗菌藥物、研究細菌致病力等方面都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2.其他 細菌染色法中尚有單染色法、抗酸染色法以及莢膜、芽胞、鞭毛、細胞壁、核質等特殊染色法。
歷年經典試題
1.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機制是(A)
A.裂解細胞壁聚糖骨架上的β-1,4糖苷鍵
B.抑制細胞壁肽聚糖上四肽側鏈與五肽橋的交聯
C.抑制細菌mRNA表達
D.抑制細菌DNA轉錄
E.破壞細胞壁上的磷壁酸
2.細菌“核質以外的遺傳物質”指(c)
A.mRNA
B.核糖體(核蛋白體)
C.質粒
D.異染顆粒
E.性菌毛
3.使細菌具有侵襲力的結構成分是(C)
A.芽胞
B.肽聚糖(粘肽)
C.莢膜
D.核糖體
E.異染顆粒
4.細菌芽胞最顯著的特性是(C)
A.抗吞噬性
B.具有毒素活性
C.耐熱性
D.黏附性
E.侵襲性
(5~6題共用題干)
A.中介體(相當于真核細胞的線粒體)
B.包涵體
C.吞噬體
D.線粒體
E.異染顆粒
5.可用于鑒別細菌的結構是(E)
6.與細菌的呼吸作用有關的結構是(A)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