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營養不良患兒皮下脂肪削減的順序是
A.軀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頰部
B.面頰部→腹部→軀干、臀部、四肢
C.腹部→軀干、臀部、四肢→面頰部
D.四肢→軀干→腹部→面頰
E.臀部→軀干→腹部→面頰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營養不良是因缺乏熱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缺乏癥。營養不良最先出現的癥狀是體重不增,繼之體重下降,生長發育停滯,精神萎靡,并出現各器官功能減退,易繼發感染。皮下脂肪減少或消失,而表現出明顯消瘦是本病的特點。皮下脂肪消減的順序:先在腹部、背部、臀部、四肢、面頰脂肪最后消失。
22.★★★小兒腹瀉3天,中度脫水,伴中度酸中毒,血鈉含量是122mmol/L,此患兒補充累積丟失量首選的液體是
A.1/3張液
B.1:1液
C.2:1等張含鈉液
D.4:3:2溶液
E.2:3:1溶液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該患兒血鈉低于正常,為低滲性脫水,應給高張液體。4:3:2液的組成為4份0.9氯化鈉、3份5~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氫鈉或1.87乳酸鈉,為2/3張液;常用于重度低滲性脫水。2:1等張含鈉液為2份0.9氯化鈉與1.4碳酸氫鈉或1.87乳酸鈉;該溶液有利于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及代謝性酸中毒;常用重度脫水有明顯周圍循環障礙者。2:3:1液為2份0.9氯化鈉、3份5~10葡萄糖液、1.4碳酸氫鈉或1.87乳酸鈉,1/2張液;常用于輕、中度等滲性脫水。口服補液鹽成分為氯化鈉0.35g、碳酸氫鈉0.25g、枸櫞酸鉀0.15g、水100ml.2/3張液。用于口服補液。
23.★7個月嬰兒,體重5kg,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2cm,精神差,食欲不佳,常腹瀉,面色蒼白,血紅蛋白75g/L,紅細胞3.2×1012/L,應診斷為:
A.營養不良Ⅰ度,缺鐵性貧血
B.營養不良Ⅱ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C.營養不良Ⅲ度,缺鐵性貧血
D.營養不良Ⅱ度,缺鐵性貧血
E.營養不良Ⅲ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營養不良Ⅱ度的診斷標準為:體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在0.4cm以下,四肢、面部皮下脂肪減少,皮膚彈性差,肌肉明顯松弛;身長較正常低;抑郁不安、不活潑。6個月~6歲者小兒Hb正常值為110g/L(11g/dl)紅細胞約為3.0×1012/L,該患兒血紅蛋白降低比紅細胞減少更為明顯,符合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特點。
24.★補充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一般開始于
A.生后1周
B.生后2周左右
C.生后1月
D.生后6~7周
E.生后8~9周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新生兒預防佝僂病應提倡母乳喂養,盡早開始曬太陽,對早產兒、雙胎及人工喂養兒或者冬季出生小兒,可于生后1~2周開始,口服維生素D500~1000IU,連續服用。不能堅持口服者可肌注維生素D10萬~20萬U(能維持1~2月)。
25.★★★嬰兒每日所需的總能量為
A.110kcal/kg
B.120kcal/kg
C.130kcal/kg
D.140kcal/kg
E.150kcal/kg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1歲以內的嬰兒,每日需400~450kJ(100~110kcal)/kg,以后每3歲減去40kJ(10kcal)/kg.d.其中蛋白質能供熱量17kJ(4kcal)/kg,脂肪能供熱量38kJ(9kcal)/kg.合理的膳食,每日總熱量的分配以蛋白質占15、脂肪占35、碳水化合物占50為宜。
26.★嬰兒腹瀉輕型與重型的主要鑒別點是
A.發熱程度
B.腹瀉程度
C.大便蛋花湯樣,混有黏液
D.大便鏡檢有脂肪球
E.有水及電解質紊亂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輕型腹瀉大便次數每日10次以下,鏡檢可見大便含大量脂肪球,無明顯全身癥狀,無明顯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重型腹瀉大便每日10余次或數十次,大便鏡檢可見脂肪球及少量白細胞。有明顯全身中毒癥狀及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癥狀。
27.★★★足月產新生兒,日齡8天,母乳喂養,皮膚黃染,血清膽紅素9mg/dl(153.9μmol/l)。其余體檢及實驗室檢查均正常。應采取何種處理
A.光照療法
B.靜點白蛋白
C.腎上腺皮質激素
D.苯巴比妥鈉
E.暫不需治療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新生兒在生后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稱"生理性黃疸".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使血清內未結合膽紅素蓄積而呈現黃疸。血清膽紅素濃度一般在68.4~85.5μmol/L(4~5mg/dl),最高不超過205.2μmol/L(12mg/dl)。足月產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血清膽紅素輕度增高,其余體檢及實驗室檢查均無異常,可暫不治療。
28.★★★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最常見的并發癥為
A.感染
B.休克
C.血栓形成
D.電解質紊亂
E.營養不良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患兒易并發各種感染,其中以腹膜炎較多見。感染是本病患兒最常見的并發癥、死亡原因和復發誘因。此外還可并發電解質紊亂,常見有低鈉血癥、低鉀血癥、低鈣血癥,有時發生低鈣驚厥。
29.★患兒,女,1歲半。發熱4天,近1天頻繁嘔吐,驚厥3次。查體:精神萎靡,前囟1cm×1cm,隆起,頸強直,布氏征(+),腦脊液外觀混濁,白細胞3000×106/L,多核80%,蛋白3000mg/L,糖1.4mmol/L(25mg/dI),最可能的診斷是:
A.結核性腦膜炎
B.化膿性腦膜炎
C.病毒性腦膜炎
D.新型隱球菌腦膜炎
E.瑞氏綜合征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化膿性腦膜炎起病急,2歲以下小兒多為發熱、嘔吐、嗜睡及煩躁交替出現,兩眼凝視或斜視,驚叫、昏迷或驚厥,頸強直,前囟緊張膨隆,并出現腦膜刺激征陽性。典型腦脊液改變為壓力增高,外觀混濁甚至呈膿樣。白細胞總數多在1000×106/L(1000/mm3)以上,也可高達數萬,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糖減少,蛋白質顯著增加。腦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同時應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
30.★急性腎炎治療方法是
A.一般只需對癥,防止嚴重并發癥,保護腎功能
B.凡有高血壓者需立即給降壓藥
C.均需用強力利尿劑,防少尿腎衰竭
D.需用青霉素抗感染2周以上
E.均需嚴格控制水、鈉和蛋白的入量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無特異治療方法。急性期處理主要是對癥治療和護理,及時處理重癥患兒。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