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部分的知識內容,相對于與其他主線中醫學課程如診斷、用藥、內科等來說,略顯孤立。針灸學有著以經絡學說為主要思路,腧穴為處方思路的獨特的學科體系。然而其診斷和辨證思路,包括治療的思路,都是建立在中醫學整個理論的基礎之上。所以就需要同學們在打好整個中醫思維方式基礎上,來熟悉這個獨立的課程,否則容易因為忽視而產生陌生感。
好在針灸學的出題往往比較淺,考的都是基本知識,很少涉及高精深的專業難度,所以這部分的分并不難拿到。有些同學覺得陌生,就想放棄這部分分值,實際這樣是比較可惜的,因為在大分值課程上,復習到一定程度,分數就很難再上去。而很多人考試失敗,成績其實只是差一點點。所以希望大家認真對待課程,拿到這里該有的分數。
首先要做到認真學習,打好基礎
打基礎,很簡單,扎扎實實的打基礎一個考點不要過,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有人會覺得知識點繁瑣,學了又忘了很浪費,實際上學過一遍忘記的知識絕對不會和沒學一樣,即使忘記了,也會成為知識體系的構架,況且遺忘本身也是大腦篩選、去粗存精的正常學習過程。很多人過于迷信核追求所謂技巧,甚至認為技巧就是投機。是的,學習一定不是死記硬背和書本死磕,大家也往往發現分數最高的人往往不是看起來最刻苦的人。學習的方法在于聯系、思考、領悟,把功夫下在理解和思考上,在知識的貫穿縱橫編織上,不能在動腦時候偷懶,所以這些人看著輕松實際絕對沒有偷懶。開動腦筋去理解,勝過重復百遍的記憶。而技巧是在擁有的知識基礎上,提升一定的分數百分比,提高的是效率,節約的是復習時間而不是減少學習下的功夫。所以沒有知識基礎,技巧則無用武之地。縱觀歷年考生,一些考生看似興師動眾而失敗,而還有一些考生甚至不復習都直接通過了,為什么,就是因為他們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所以輕松過關。所以希望大家首先端正學習態度,平心靜氣的把心思放在每一個知識點上,迎接考試。
如何應對針灸學病案類考題
病案類考題是綜合了診斷和治療兩個環節,是這部分考試中最難的考試形式。但是有一個好處,病案類考題在出題的時候非常規范,沒有一個病癥信息是無效信息或者反對信息,所以難度大大的降低了。病案部分適合用很多習題,來反復鍛煉鞏固,直到臨戰不退的底氣。自己做題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習題,每一個選項都不要放過。比如這個題,看到題干就已經知道答案了,非常高興選出來,不能結束,每一個干擾選項往往都有意義,這時候去弄懂為啥其他選項是錯的。有些題,一看發現不會,不要急著翻書看答案,直接看答案是最容易反復遺忘的學習行為。要想一想,再把每個選項都看一遍試圖排除掉,這章節知識不記得,其他章節的知識能不能幫助猜出來這個答案?這樣即使還是沒做出來,此時看答案后,遺忘的概率大大減少。在辨證的時候,著重看舌苔,脈象,是我們做題的關鍵詞,當然也得結合診斷學功底。當然,學科間穿插來回復習也是個極好的辦法。
關于腧穴你不得不知道的重要問題
題目類型可能是給出一個穴位名稱,選擇其定位,或者給出一個定位選擇穴位名稱。這些穴位的定位很多涉及解剖學知識,在記憶的時候和題目碰到則十分繁瑣。但是穴位長在我們身上,并且按壓會有穴位獨有的酸麻感。在學習課程中,跟著我的講解來仔細的按壓,記住這種感覺,根據一些應用知識來在不同的情景下回憶,如暈車或者生氣時該按壓哪里,從而讓每個腧穴像標簽一樣的烙印在我們自己身上。在遇到題目時候,逐個分析,很多定位具有明顯的標志性詞語如拇長伸肌腱,脛、腓等標志,從而辨別每個選項。視覺記憶是最直觀,也是難忘的,就像你十年后也許不記得某同學的名字,見到卻一定知道這是熟人。所以那些可視的知識,穴位、度量、艾灸、火罐等等,希望充分利用圖片和生活,一次性收入腦中。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