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
特點:新增的【解剖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多為“系統解剖學”的內容,大多是解剖結構的位置、組成、概念及毗鄰等內容,涉及的臨床應用及意義的很少,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
復習建議:
建議把此科目的復習放到考前1個月,這樣記憶更深刻。更容易在考試中得分。 因為考慮到此科目為基礎科目,相比較其他基礎科目分值比例,想要拿到這部分分數,就一個字“背”。當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背”的更準確哦。當然解剖學嘛,畢竟是很抽象的,可以參考解剖圖譜來記憶,會更深刻。此科目的內容不難,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不要放棄,要把握好這部分的分數。
病理生理學
特點:
病理生理學這部分內容包括:疾病概論,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缺氧,發熱,應激,缺血-再灌注損傷,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性腦病,腎功能不全。 這些章節主要是在講這些疾病的發病機制。對于后面內外科的學習理解幫助很大。
復習建議:
往年不少考生都是對有些疾病的理解限于表面的死記硬背,學的東西少的時候還好,還能做對一些題目。隨著內容的增多,后面會越記越混,做題的準確率會大大下降,再加上考試的時候處于緊張狀態,能拿的分數就更少了。 這個時候能從根本上的理解這個疾病的發展過程就尤為重要了。不僅能做對題目,更對大家以后的臨床工作有很大幫助。所以這個章節的增加,不僅是對學習層次遞進的幫助,更是培養大家臨床思維的需要。所以,建議大家能把這部分內容理解記憶。
生物化學
特點:
對于參加醫學考試的同學來說,生物化學總是一個讓人頭痛的科目,不僅因為它是與臨床聯系不是很多的科目,而且是因為生物化學的內容很抽象,代謝反應錯綜復雜且又相互聯系,不便記憶。在考試中,生物化學占的分值不是很高,但是只要認真的、系統的看一遍,我相信,這些分數很容易得到。 在生物化學中的常考點,也是重點的章節就是三種物質(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另外還有生物遺傳中的補錄、轉錄等內容。在學習時不要求理解,因為生物化學對我們不常接觸的人來講,達到理解的程度很難,在復習生物化學時,不建議長時間的進行研究復習,而是建議大家可以放到最后再復習,在聽課看書的同時要做相關的筆記,摘出重點內容。
復習建議:
1.掌握概念,在生物化學中這也是需要掌握的內容,例如:酶是蛋白質這種概念,也會是考試中易得分的部分。 2.注意重點章節的細節,如糖的代謝、三羧酸循環中的關鍵步驟,哪一步是可逆的,哪一步是不可逆的,各代謝途徑的關鍵酶及生理意義;各代謝途徑的主要調節環節及相互聯系等細節問題。
生理學
特點:生理學作為基礎學科中的“老大”,是相對來說比較好拿分的,只要方法得當,是可以作為基礎學科中拿分的“主力選手”。 首先我們要學會有的放矢,了解一下哪些內容是重點內容,哪些是了解即可。其中細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和吸收、尿的生成和排出以及神經系統的功能是需要重點掌握的章節,在這些章節的學習中。其余的屬于了解內容,不用深入掌握,但并不是說不考,只是說相對比例少一些。 生理學的學習一定要理解為主,記憶部分僅占20%.復習過程中要注意與其他科目的練習,比如要與藥理、病理學聯系運用。還要注意前后章節的聯系比較,比如閾強度與閾電位、局部代謝產物對血管活動的調節。還要注意與臨床實際聯系,比如推理發病機制。在這里推薦兩種復習方法。
復習建議:
第一種就是“先活后死”。簡單來說就是復習時候把知識點都理解,機制推理等要弄明白,找到規律,把知識點理順,多想多看,理解后一部分內容自然就記下來了。這樣的話第一遍復習進度會比較慢,因為一個知識點可能要摳的比較久。 第二種就是“先死后活”。就是先死記住需要背過的知識點,然后再進一步去理解其含義,找規律,就能融會貫通。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先多看書多記,然后就會慢慢理解掌握了。
醫學微生物學
特點:題量少、分值少
復習建議:放到最后再學習,如果沒有時間可以不看
醫學免疫學
特點:題量少、分值少
復習建議:放到最后再學習
病理學
特點:病理學一般均出現在臨床醫師考試中的第一單元,各種類型的題目均有所涉及。一般在開始準備臨床執業醫師各個科目的復習時,病理學是第一個需要復習的科目。 病理學作為基礎學科,最基本的內容會是考察的重點之一,比如炎癥的本質、核心環節、血栓/血栓形成/栓子的概念、凋亡、梗死、腫瘤的異型性、分化程度,腫瘤的命名原則,癌前病變等最基礎的內容一定是第一輪復習的重中之重。
復習建議:
前四單元為總論部分,后面的各個單元為各論,在考試中多數考題集中在前四單元,即總論部分,所以大家的復習重點也應放在前四單元,而后面的單元在考試中常結合相關的疾病進行考察,所以學好這部分內容也會為相應的臨床知識服務。
每一種病理學改變后都列有舉例,比如“氣球樣變常見于……”,“玻璃樣變常見于……”,類似這樣的描述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引起相應的重視。歷年在考試中經常會這樣進行考察,且一般不會超出在教材中所舉的例子。
整個病理學的很多內容都離不開鑒別,這也是考核的重點之一。比如幾種不同血栓類型之間的鑒別,不同壞疽的區別、肉芽腫與肉芽組織的區別、癌與肉瘤的區別、大葉性肺炎與小葉性肺炎的病理學特點、乙腦與流腦、菌痢和傷寒等還有很多其他需要大家注意鑒別的內容,就不一一舉例了。
結合主要體現在后面的幾個單元之中,主要是各論的內容。因為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僅是病理學會有相應的考察,同時在臨床科目中有部分疾病在這些科目的考試大綱中也是要求大家掌握相應疾病的病理學內容的,建議大家,可以不單純的復習各論,而是把各論中的內容結合相應的臨床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復習。
比如在復習到心血管系統中的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時,翻翻我們的病理學中這部分內容是如何進行講解的,這樣有一個疾病的整體認識,更有助于整體的學習理解。很多內容都是相似的,甚至是相通的,所謂“一通而百通”。這樣學習對病理學尤為重要。
藥理學
特點:分值雖不多,但是重點
復習建議:記憶為主,藥物的跨膜轉運包括;主動轉運和被動轉運等。這兩個概念常常容易混淆。我們把主動轉運比喻:“一葉小舟逆流而上”,“小舟”即載體,“逆流而上”即表示從濃度低的一側向濃度高的一側轉運,必然要消耗能量,通過這種形象的比喻,合理的聯想,學生們都能很快掌握而且記憶深刻。
預防醫學
特點:預防醫學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比例也不多,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建議可以好好復習下預防醫學,如果時間并不是很多,也可以放棄這門學科。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心態放松,在考試中得分是意外的驚喜,沒得分也不吃虧。
復習建議:預防醫學是醫師考試中基礎部分晦澀難懂的內容,有部分考生在工作學習中接觸統計學的知識較少,可以說想在醫師的復習中完全掌握統計學是很難的,所以預防醫學的知識我們以理解為主,強化記憶為輔。
相關推薦:
2021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復習順序及各科目分值占比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