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生物學》主要講述的是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致病、微生物檢查和防治原則,所含的內容相對較多,在執業醫師考試中大約占了2.5%,不建議在此科目花費大量時間去復習。主要從生物性狀和所致疾病兩大方面去把握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有些特殊的微生物檢查以及培養方法要掌握(比如流感嗜血桿菌常用巧克力色平板分類培養),防治原則以了解為主。可結合臨床綜合中相應的傳染病一起進行學習。
學習微生物首先要將微生物的分類及其特點弄清楚,然后進行學習和掌握總論的內容,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學習各論中每種微生物的基礎。各論學習時按照具體的微生物分類進行學習。
按照微生物的具體分類將該科目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菌
1.細菌形態和結構是第一個重點,G+菌和G—菌的細胞壁結構、成分,以及功能都是要掌握的。細菌生理,消毒與滅菌,遺傳與變異,感染與免疫,這些內容是基礎性內容,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識點都是要理解掌握的。細菌感染免疫重點是感染,正常菌群、機會致病菌和致病菌的概念要掌握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總論的內容是學習細菌的基礎,一定要優先掌握。此部分概念、對比內容較多,對比分類記憶是最好的方法。
2.各個具體的細菌,主要掌握每種細菌的特性與所致疾病,其余內容主要是了解為主。包括病原性球菌、腸道桿菌、厭氧性細菌、棒狀桿菌、分枝桿菌、動物源性細菌、其他細菌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球菌里重點掌握葡萄球菌屬和鏈球菌屬,比較重要的還有沙門菌、腸道桿菌,它們除了掌握生物學特性、致病性,還需要掌握檢查法。
第二部分:其它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包括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螺旋體和放線菌。主要掌握它們所致疾病,同時要熟悉它們特殊的生物學性狀。肺炎支原體的致病性和與L型細菌的比較要掌握。
第三部分:真菌
此部分內容較少,重點掌握白假絲酵母菌。另外注意白假絲酵母菌和新生隱球菌的鑒別。
第四部分:病毒
首先要知道病毒的形態和基本結構組成,病毒的感染和免疫要熟悉整個過程。有一種細菌病毒叫噬菌體,這個是考試的考查重點,要重點掌握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具體的病毒分類包括呼吸道病毒、腸道病毒、肝炎病毒、黃病毒屬、出血熱病毒、皰疹病毒、逆轉錄病毒、其他病毒和亞病毒。熟悉常見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和致病性。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