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頁:【參考答案】 |
單項選擇題
1.藥物作用的二重性是指
A.防治作用和副作用 B.對因治療和對癥治療
C.防治作用和毒性反應 D.防治作用和不良反應
2.屬于局部作用的是
A.普魯卡因對感覺神經的麻醉作用 B.阿司匹林的解熱作用
C.安定的抗驚厥作用 D.嗎啡的鎮痛作用
3.藥物在治療量時出現的與防治作用無關的作用是
A.過敏反應 B.副作用 C.毒性反應 D.特異質反應
4.藥物的首過消除發生于
A.舌下給藥 B.口服給藥 C.直腸給藥 D.注射給藥
5.藥物由給藥部位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稱為
A.吸收 B.分布 C.生物轉化 D.排泄
6.血漿半衰期主要反映了藥物在體內的
A.吸收的多少 B.分布的范圍 C.消除的速率 D. 起效的快慢
7.臨床最常用的給藥方法是
A.舌下給藥 B.口服給藥 C.吸入給藥 D.注射給藥
8.用藥次數主要取決于
A.吸收的快慢 B.作用的強弱 C.分布的速率 D.消除的速率
9.藥物與受體結合后對受體產生興奮還是抑制作用,主要取決于
A.藥物的內在活性 B.藥物對受體的親和力
C. 藥物的作用強度 D.藥物的劑量
10.藥物在體內轉運的主要形式是
A.脂溶擴散 B.膜孔濾過 C.易化擴散 D.主動轉運
11.藥物產生副作用的藥理學基礎是
A.藥物的安全范圍小 B.用藥劑量過大 C.藥物的選擇性低 D.機體對藥物過敏
12.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的量越多,藥物的作用
A.起效越快,維持時間越長 B.起效越慢,維持時間越短
C.起效越快,維持時間越短 D.起效越慢,維持時間越長
13.藥酶誘導劑可使藥物
A.作用時間延長 B.毒性增加 C. 藥效增加 D.藥效降低
14.藥酶抑制劑可使藥物
A.作用時間縮短 B.毒性減小 C.藥效增加 D.藥效降低
15.弱酸性藥物中毒時的解救藥是
A.NaHCO3 B.MgSO4 C.CaCl2 D.FeSO4
16.藥物的肝腸循環可影響
A.藥物的藥理活性 B.藥物作用起效快慢
C.藥物作用持續時間 D.藥物的分布范圍
17.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后,下列敘述哪項正確
A.藥理作用增強 B.藥理作用減弱 C.暫時失去藥理作用 D.藥理作用無變化
18.藥物按恒比消除時其半衰期
A.隨血中濃度而改變 B.半衰期延長 C.固定不變 D.半衰期縮短
19.每隔一個半衰期給予相同劑量的藥物,達到穩態血藥濃度時經過了
A.3 ~ 4半衰期 B. 1 ~ 2半衰期 C. 4 ~ 5半衰期 D. 5 ~ 6半衰期
20.用阿托品治療房室傳導阻滯時所引起的口干、皮膚干燥是
A.副作用 B.治療作用 C.毒性反應 D.過敏反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