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血流阻力
A .與血管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B .與血管半徑的平方成反比
C .與血管半徑的立方成反比
D .與血管半徑的四次方成反比
E .與血管半徑的四次方成正比
32 .靜脈系統成為外周的血液貯存庫,主要是由于
A .靜脈管壁有可擴張性
B .靜脈管壁平滑肌少
C .許多靜脈位于皮下組織中
D .靜脈系統的容積大
E .靜脈有瓣膜
33 .血液停止循環后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稱為
A .收縮壓
B .舒張壓
C .平均動脈壓
D .循環系統平均充盈壓
E .脈壓
※ 34 .維持正常舒張壓的主要因素是
A .較粗的管徑
B .主動脈彈性
C .血流速度快
D .內壁光滑
E .心室射血
35 .動脈血壓保持相對恒定的意義是
A .保證器官的血液供應
B .保持血管充盈
C .保持足夠的靜脈回流
D .防止血管硬化和破裂
E .保證細胞新陳代謝進行
※ 36 .影響收縮壓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A .心輸出量
B .心率
C .外周阻力
D .大動脈管壁彈性
E .靜脈回心血量
※ 37 .影響正常人舒張壓的主要因素是
A .心輸出量
B .外周阻力
C .循環血量
D .大動脈管壁彈性
E .心率
38 .老年人主動脈彈性減退伴有小動脈硬化時血壓的變化
A .收縮壓變化不大,舒張壓降低
B .收縮壓變化不大,舒張壓升高
C .收縮壓降低,舒張壓升高
D .收縮壓,舒張壓均升高
E .收縮壓升高,脈壓差增大
39 .關于中心靜脈壓,錯誤的是
A .指胸腔大靜脈和右心房的壓力
B .可反應心臟的射血功能
C .可作為臨床控制輸液速度和量的依據指標
D .心臟射血功能不足或輸液過多可使其降低
E .可反映心率的快慢
40 .促進靜脈回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心臟泵血能力
B .重力作用
C .呼吸運動
D .骨骼肌收縮
E .胸腔負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