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練
(單項選擇題)患者,男,55歲。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其心電圖診斷之一為"Ⅰ度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延緩)"。其心電圖的表現應為( )。
A.P波增寬
B.P-R間期延長
C.QRS波群時限延長
D.ST段延長
E.Q-T間期延長
【答案】B
【解析】1.P波正常心臟的電激動從竇房結開始。由于竇房結位于右心房與上腔靜脈的交界處,所以竇房結的激動首先傳導到右心房,通過房間束傳到左心房,形成心電圖上的P波。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動,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動,后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動。P波時限為0.12秒,高度為0.25mv。當心房擴大,兩房間傳導出現異常時,P波可表現為高尖或雙峰的P波。
2.PR間期激動沿前中后結間束傳導到房室結。由于房室結傳導速度緩慢,形成了心電圖上的PR段,也稱PR間期。正常PR間期在0.12~0.20秒。當心房到心室的傳導出現阻滯,則表現為PR間期的延長或P波之后心室波消失。
3.QRS波群激動向下經希氏束、左右束枝同步激動左右心室形成QRS波群。QRS波群代表了心室的除極,激動時限小于0.11秒。當出現心臟左右束枝的傳導阻滯、心室擴大或肥厚等情況時,QRS波群出現增寬、變形和時限延長。
4.J點QRS波結束,ST段開始的交點。代表心室肌細胞全部除極完畢。
5.ST段心室肌全部除極完成,復極尚未開始的一段時間。此時各部位的心室肌都處于除極狀態,細胞之間并沒有電位差。因此正常情況下ST段應處于等電位線上。當某部位的心肌出現缺血或壞死的表現,心室在除極完畢后仍存在電位差,此時表現為心電圖上ST段發生偏移。
6.T波之后的T波代表了心室的復極。在QRS波主波向上的導聯,T波應與QRS主波方向相同。心電圖上T波的改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心肌缺血時可表現為T波低平倒置。T波的高聳可見于高血鉀、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等。
7.U波某些導聯上T波之后可見U波,目前認為與心室的復極有關。
8.QT間期代表了心室從除極到復極的時間。正常QT間期為0.44秒。由于QT間期受心率的影響,因此引入了矯正的QT間期(QTC)的概念。其中一種計算方法為QTc=QT/√RR。QT間期的延長往往與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相關。
【考點】循環系統疾病
>>萬題庫簡介:
萬題庫精選歷年真題及經典習題組成龐大的試題庫,其特色在于名師面對面視頻解析、在線智能評估等。視頻題庫一改過去枯燥的學習方式,使考生的學習更加生動形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