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練
(單項選擇題)患者,女,28歲。以心悸,氣短,下肢浮腫入院。檢查:頸靜脈怒張,心尖部舒張期雜音,肝肋緣下3cm輕度壓痛。肝頸靜脈回流征(+)。其肝臟病變可能是( )。
A.慢性遷延性肝炎
B.肝炎后肝硬變
C.慢性肝淤血
D.肝脂肪變性
E.肝細胞肝癌
【答案】B
【解析】肝炎后肝硬化的臨床表現:
1、肝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
1.全身臨床表現:表現有乏力、體重減輕及發熱,其中乏力是失代償期最常見的表現,乏力的程度常與肝功能損害程度相平行。部分、病人患者可出現不規則低熱,一般不超過38.5度。
2.消化系統癥狀:包括食欲減退、上腹不適、腹脹及腹瀉等,嚴重者可出現厭食、惡心及嘔吐等表現。
3.出血及貧血: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出血傾向較常見,可出現皮膚瘀斑、鼻出血、齒齦出血及月經過多等表現,約2/3的患者有輕或中度貧血。
4.內分泌失調表現:男性患者睪丸萎縮、性功能障礙、毛發脫落及男性乳房發育等。部分患者因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可出現面部、頸部、上肢及黏膜等處的色素沉著。
5.皮膚表現
(1)水腫:常見下肢踝部,于夜間或臥床后水腫可消退。具有大量的患者可因腹腔積液壓迫下腔靜脈影響靜脈回流,出現陰囊及會陰部的水腫。
(2)肝病面容:是肝硬化患者比較特殊的臨床表現,面色呈灰暗、黝黑,甚者呈“古銅色”。
(3)蜘蛛痣和毛細血管擴張:直徑范圍為1~10mm,主要分布于上腔靜脈引流的區域(面部、上肢、頸部、胸部及背部等),上腹部罕見。
(4)肝掌:紅斑分布于掌面的魚際肌、小魚際肌、手指末節掌面及手指基底部,紅斑壓之可褪色。
2、門靜脈高壓癥:
1.腹水形成:腹水的形成除與門靜脈高壓有關外,還有以下幾種因素:
①低蛋白血癥:當血漿白蛋白低于25~30g/L時,易出現腹水和肢體浮腫。同時,約5%~l0%的肝硬化出現腹腔積液的患者可合并胸腔積液,且以右側胸腔積液多見;
②肝淋巴液失衡: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可達7—11L(正常為1—3L),淋巴液自肝門淋巴管溢出至腹腔;
③內分泌因素:抗利尿激素及繼發性醛固酮增多,增加對水、鈉的重吸收;
④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循環血容量不足可導致腎臟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前列腺素活性降低,循環血容量不足使致腎臟血流量、排鈉及排尿量減少。
2.脾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多見脾大,常伴有脾功能亢進,表現為血細胞的三系不同程度下降,一般以血小板減少明顯,其次為白細胞及紅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不增加,血細胞比容很少減至0.30以下。
3.側支循環開放:側支循環開放是門靜脈高壓癥的特征性臨床表現,包括食管下段和胃底靜脈曲張、腹壁和臍周靜脈曲張及痔核形成等。故選B。
【考點】消化系統疾病
>>萬題庫簡介:
萬題庫精選歷年真題及經典習題組成龐大的試題庫,其特色在于名師面對面視頻解析、在線智能評估等。視頻題庫一改過去枯燥的學習方式,使考生的學習更加生動形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