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0中西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三站樣題及答題要點匯總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考試內容為病例(案)分析,考試形式為紙筆考試,2道病例(案)分析題,滿分40分,每道題目20分,考試時長為50分鐘。
病案(例)摘要1:
白某,男,73歲,已婚。2015年10月13日初診。
患者2周前出現發熱,惡風,鼻塞,咳嗽,當地醫院查胸部X線片示:右下肺片狀浸潤陰影;血常規:白細胞120×l09/L,中性粒細胞80%。經治療癥狀略有緩解。現癥:咳嗽聲低,干咳少痰,氣短神疲,身微熱,手足心熱,自汗,口渴欲飲。
查體:T:37.8℃,P:88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右下肺叩診輕度濁音,聽診聞及細濕啰音。舌紅,苔薄黃,脈細數。
輔助檢查:血常規:白細胞11.0×109/L,中性粒細胞78%。胸部X線片示:右下肺片狀浸潤陰影。
要求:根據上述摘要,在答題卡上完成書面分析。
參考答題要點:
病案(例)摘要1:
中醫疾病診斷:咳嗽(2分)
中醫證候診斷:正虛邪戀證(2分)
西醫診斷:肺炎(2分)
西醫診斷依據:1.發熱,咳嗽2周。(1分)2.T:37.8℃,右下肺叩診輕度濁音,聽診聞及細濕啰音。(1分)3.血常規:白細胞11.0×109/L,中性粒細胞78%。(1分)4.胸部X線片示:右下肺片狀浸潤陰影。(1分)
中醫治法:益氣養陰,潤肺化痰(2分)
方劑名稱:竹葉石膏湯加減(2分)
藥物組成、劑量及煎服法:竹葉6g 生石膏先煎15g 半夏6g 麥冬12g 太子參12g生甘草6g 粳米12g 枇杷葉9g 杏仁9g 魚腥草20g三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分服。(2分)
西醫治療措施:1.一般治療:注意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1分)2.病因治療:敏感抗菌素繼續口服,維持數日。(2分)3.對癥處理:止咳化痰,如必嗽平或沐舒坦等。(1分)
病案(例)摘要2:
趙某,男,30歲,干部。2015年1月18日初診。
患者晚餐進食油膩食物2小時后出現右上腹持續性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現癥:脅腹疼痛難忍,伴惡心嘔吐,發熱惡寒,口苦咽干,皮膚黃染,便秘尿赤。
查體:T:38.5℃,P:80次/分,R:20次/分,BP:115/75mmHg。右上腹壓痛及肌緊張,可摸到腫大之膽囊,墨菲氏征陽性。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
輔助檢查:血常規:白細胞12.5×109/L,中性粒細胞82%。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B超示:膽囊增大、囊壁增厚,膽囊內多個強回聲光團伴聲影。
要求:根據上述摘要,在答題卡上完成書面分析。
參考答案要點:
病案(例)摘要2:
中醫疾病診斷:脅痛(2分)
中醫證候診斷:肝膽濕熱證(2分)
西醫診斷:膽石癥(急性膽囊炎)(2分)
西醫診斷依據:1.進食油膩后,右上腹部陣發性絞痛向右肩放射,伴發熱。(1分)2.T:38.5℃,右上腹壓痛,肌緊張,可摸到腫大之膽囊,墨菲氏征陽性。(1分)3.白細胞12.5×109/L,中性粒細胞82%。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1分)4.B超示:膽囊增大、囊壁增厚,膽囊內多個強回聲光團伴聲影。(1分)
中醫治法:疏肝利膽,清熱利濕(2分)
方劑名稱:茵陳蒿湯合大柴胡湯加減(2分)
藥物組成、劑量及煎服法:茵陳15g 柴胡9g 黃芩9g 滑石先煎15g 半夏6g枳實9g 大黃后下9g 梔子12g 白芍15g 生甘草4g三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分服。(2分)
西醫治療措施:1.一般治療:包括禁食、輸液、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全身支持療法。(1分)2.選用針對革蘭氏陰性、陽性菌及厭氧菌的廣譜抗生素。(1分)3.解痙止痛藥等對癥處理。(1分)4.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時,考慮膽囊切除術。(1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