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下病:廣義-帶脈以下之疾,泛指婦產科疾病;生理-女子陰中流出的液體。狹義-即帶下病,帶下量、色、質、氣味異常之病癥。
帶下生理現象:潤澤女子陰戶和陰道的黏液。特點:少量、無色透明、無臭,質粘而不稠。初潮后出現,經前、經間期、妊娠期稍多,絕經后減少。作用:濡潤、充養陰道與陰戶,抵御外邪。
帶下產生機制:帶下的產生是臟腑、經絡、津液協調作用于胞宮的生理現象。
妊娠:從受孕至分娩的整個過程。正常妊娠期約289天,即10個妊娠月。
受孕的機制和條件:“男女媾精”、“兩精相搏謂之神”。前提:腎氣充盛,天癸成熟,沖任二脈功能協調,胞宮藏泄有期,胞脈、胞絡正常。條件:男精壯,女經調。
受孕年齡和時機:25-30為最佳生育年齡;“兩精相搏”合于“的候”。
妊娠生理現象:停經;脈滑,尺脈按之不絕;早孕反應;乳脹、乳暈著色;子宮增大,4個月始自覺胎動;下腹膨隆,孕3個月可于恥-臍間測到宮底
產育生理:預產期:末次月經月加9或減3,日加7(陰歷加14)。
臨產生理現象:妊娠足月,胎位下移,釋重感;腰腹陣痛,逐漸加重,小腹重墜,有便意;陰道少量血性物排出(見紅)。
鑒別:試胎—月數未足,痛定如常。弄胎—月數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臨產調護:睡、忍痛、慢臨盆。影響分娩因素:產力、產道、胎兒和產婦精神因素
產褥期及哺乳期的生理特點:產褥期—分娩結束后的 6 周。新產后—分娩后的第一周。
新產后生理特點:產后 1-2 日內微熱、自汗;子宮縮復,小腹陣痛;泌乳;產后 2-3周內排出血性惡露。
惡露:分娩后從子宮排出的余血濁液,稱為惡露。特點:血性-漿性-白色
哺乳生理:乳汁為氣血化生。順產后30分鐘可在產床開始哺乳,7天內分泌初乳,質較濃稠,營養豐富,適合新生兒所需。產后哺乳有助于子宮縮復。哺乳期可停經,或月經量少,周期不規則。哺乳期8月為宜,乳母應保持精神舒暢,營養充足,乳房清潔,按需哺乳。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