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哲學含義
中醫學精、氣、血、津液學說中精的概念,濫觴于中國古代哲學氣一元論中的“精氣說”。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發展史上,在氣的概念的演變過程中,以《管子》為代表將氣范疇規定為精、精氣,提出了精氣說,認為精氣是最細微而能變化的氣,是最細微的物質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來源。
《管子》精氣說中的精、精氣與氣一元論的氣范疇的含義同義。精、精氣即是氣,是形成天地萬物和人類的精微物質,是最細微的物質存在。精氣說是一種接近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思想。
(二)精的醫學含義
精(精氣)在中醫學上,其義有五:
1.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夫精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匱真言論》)。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稟受于父母,充實于水谷之精,而歸藏于腎者,謂之先天之精;由飲食物化生的精,稱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輸布到五臟六腑等組織器官,便稱為五臟六腑之精。泛指之精又稱為廣義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稟受于父母,與生俱來,為生育繁殖,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決氣》)。生殖之精又稱為狹義之精。
3.精指臟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臟腑之精來源于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的運化及臟腑的生理活動,化為精微,并轉輸到五臟六腑,故稱為五臟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統稱,“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實為生命物質氣、.血、精、津、液的概稱。
5.精指人體正氣。“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有微甚,故邪盛則實;正氣有強弱,故精奪則虛”(《類經·疾病類》)。
總之,在中醫學的精、氣、血、津液學說中,精或稱精氣是一種有形的,多是液態的精微物質。其基本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包括精、血、津、液在內。狹義的精,指腎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質。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