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河南省2020年醫師資格考試疫情防控要求》的通知
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疫情防控領導機構:
為做好醫師資格考試期間考場人員、考場環境、考場設施、考試流程等方面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涉考人員“零感染”,現將《河南省2020年醫師資格考試疫情防控要求》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遵照執行。
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6月23日
河南省2020年醫師資格考試疫情防控要求
為貫徹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精神,做好醫師資格考試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及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國家教育考試組考防疫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教學廳﹝2020﹞8號),結合醫師資格考試實際,現提出以下要求。
一、嚴格考前準備
(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考點(考試基地)密切關注當地疫情最新動態和最新規定,與當地疫情防控領導機構、教育部門等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當地疾控部門全流程參與考試疫情防控工作,做到職責到崗、任務到人、協調配合,確保防控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實。
(二)合理安排考試輪次。各考點要根據承考類別考試期限,合理安排考試時間,做好考試場次(每半天為一場次)、輪次(每個考生各考站一個完整的考試周期為一輪次)安排,及時通知到考生,不同輪次間考生錯峰入場、考試和退場,避免人員交叉和形成規模聚集。
(三)開展考務健康摸排。考試前全面掌握考務、考官涉疫相關信息和身體健康狀況。所有考務、考官完成河南居民電子健康碼(或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國務院客戶端行程卡的申領和健康篩查、14天疫情期間行程查詢,指定專人收集、審核人員的健康信息,有以下情況的,原則上不得安排參與考試工作:近1月內有出境史或接觸過確診病例的;近 14 天有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有發熱、咳嗽等相關癥狀的;居民健康碼為紅碼或黃碼的。
確需安排參與考試工作的,需在開始前7天內做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及抗體(IgG、IgM)檢測,結果陰性的方可參與。
(四)設置臨時隔離場所。各考點應在考試場地設立相對獨立的臨時隔離觀察室。臨時隔離室應靠近出、入口處,采光和通風良好,配備基本防護用品和洗手設施;設立醒目的“隔離室”標識,門前有“閑人免進”等提醒標識,避免其他人員誤入隔離室。
(五)儲備疫情防控物資。各考點除考試必須使用物品以外,還需配備數量足夠的測溫槍、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手套、體溫檢測儀、75% 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劑、含醇速干手消毒劑等防疫物資,確保滿足防控需要。口腔類別考試基地還需配備一定數量的面屏。在人員進出通道、安全檢查等關鍵崗點設置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有條件的)、手持體溫檢測儀、含醇速干手消毒劑等防疫物資設備。洗手間配備足量的洗手液、含醇速干手消毒劑。
(六)實施人員密度管控。根據基地實際情況,盡量分散人群。排隊入場要求間隔 1 米以上,對出入路線提前規劃,張貼醒目的路線指引,以確保所有人員有序入場、離場。考試期間,考官和考務人員就餐,要盡可能采取單獨包裝、直接配送、獨自食用的形式進行分散就餐,確保人員取餐和就餐間隔1米以上。
(七)開展環境預防消毒。考試前對考場進行全面的環境清理和預防性消毒,重點包括考場、洗手間、垃圾站、電梯、樓梯、就餐區等,建立消毒工作記錄臺賬。對試卷運送車輛、試卷保管場所進行徹底消毒,試卷保密室存放試卷前開窗通風,沒有窗戶的保密室可采用風扇等設備加強機械通風。
(八)做好考生前期宣傳。考前做好參考考生宣傳,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多種方式告知考生應注意的疫情防控要求。包括以下事項:
1.考前14天內盡量不到外省出差、旅游;不出入人群擁擠、通風不良場所;不接觸發熱、有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病例。
2.考前14天內有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或健康碼為黃碼的考生,需在開始前7天內做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及抗體(IgG、IgM)檢測,陰性的方可參加考試。
3.考前14天內有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或國(境)外旅居史、與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有密切接觸史、健康碼為紅碼、有異常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相關癥狀之一的考生,不能參加考試。
4.考生應自備白大衣、醫用外科口罩(禁止佩戴帶有呼吸閥口罩)、醫用手套,準備防疫健康碼和14天疫情期間行程查詢。候考及考試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進入考場前進行手消毒;便后嚴格執行六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考生應遵守考試當地疫情防控部門關于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并自覺填寫《2020年醫師資格考試疫情責任承諾書》。
二、加強考中管理
(一)人員健康管理
考場入口設置體溫檢測點和健康碼查驗點,進入考場的所有人員(包括考官及考務人員)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依次接受體溫檢測和健康詢問。考場內,所有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禁止佩戴帶有呼吸閥口罩),注意手衛生。指定專人對參加考試人員進行河南居民健康碼(或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查驗、身份識別和體溫監測。考試期間,考務人員或考生若出現體溫異常或有咳嗽等可疑癥狀的,一律不得進入考場,應在當地疾控專業人員引導下,進入臨時隔離觀察場所,并按照當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處理。
所有考生從專用考試通道進出基地(禁止使用醫用通道),避免和無關人員近距離接觸。進入考場前正確佩戴好口罩,進行手消毒;候考區、考站候考時,考生間隔就坐,保證1米以上距離。考試時考官與考生要保持1米以上距離。除因考試需要,考生在整個考試期間始終佩戴口罩。機考時,考生座位應適當隔離,考前考后進行手消毒。各站考試結束,考生應按照指示路徑取包、離開基地,不得在基地附近逗留。
(二)基地環境管理
1.通風消毒要求。盡量開門開窗,加強通風。考試期間,如使用空調,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空調系統。建議關閉空調系統加濕功能。考試期間前后加強通風換氣。全空氣系統的集中空調在使用時必須關閉回風閥,用全新風方式運行,按規定清洗消毒。每場考試結束后應打開全部考場的門窗,保持通風1小時以上。考試期間應安排專人負責考試場所內環境清潔衛生,使用500mg/L含氯(溴)消毒液進行拖拭或噴灑消毒,每天2~3次,人員多時,增加消毒頻次。預防性消毒應做好工作記錄。
2.考場物體消毒。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電梯按鈕、開關、扶手、門把手、水龍頭、椅面、臺面、桌面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84”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也可采用75%酒精進行擦拭消毒,每半天至少一次。在衛生間放置洗手液和含醇速干手消毒劑。對通道、樓梯、衛生間等地面、墻面進行噴霧消毒,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84”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作用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半天至少一次。
3.考試用品消毒。(1)在模具上操作的,每位考生考前應進行手消毒;每場考試結束后,考輔人員應使用1%~3%過氧化氫消毒液對模具進行擦拭消毒。(2)對在受檢者或接受操作者黏膜上進行操作的,應做到一人一械,嚴禁復用。(3)鼠標、鍵盤、桌面、椅面等小件物品,每位考生使用前進行手消毒,每場考試結束后使用含75%酒精棉球或棉片擦拭消毒。(4)護目鏡及面屏等防護用品被體液、分泌物等污染后及時更換,可使用1%~3%過氧化氫消毒濕巾擦拭或500mg/L含氯(溴)消毒液浸泡消毒15~30分鐘,清水去殘留后復用。
(三)特殊操作要求
1.在標準體檢者(或受檢者、接受操作者)身體上進行操作的,考生應在檢查前進行手消毒或佩戴醫用手套,并為標準體檢者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
2.在口腔類別實踐技能考試中,對于需要接受檢查(或操作)者張口配合考生進行操作的項目,需按以下要求進行:考生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面屏(或護目鏡)進行防護;在操作前,考生需進行手消毒并戴手套;在張口接受檢查(或操作)前,接受檢查(或操作)者需先使用漱口液(如0.12%~0.2%氯己定)含漱1分鐘。
(四)垃圾處置管理
嚴格遵循醫療廢物管理相關規定,做好醫療廢物分類管理。所有醫療廢物在24小時內轉出;醫用口罩放入專用垃圾桶,銳器按要求投放至銳器盒內。
三、強化支持保障
(一)高度重視,強化保障
各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要統籌協調考試相關工作,做好衛生健康、教育、公安、保密等部門銜接溝通,制訂預案,建立考試期間疫情防控的會商,監測、預警、處置等機制,保障考試場地、設施設備、物資物品等充足到位,確保國家醫師資格考試順利進行,考試期間“零感染”。
(二)職責明確,強化紀律
圍繞疫情防控總體目標,細化工作方案,職責到人,督促落實。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重大影響或嚴重后果的,按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開展培訓,強化意識
考前要做好考務、考官等工作人員疫情防控專題培訓。內容包括體溫檢測、健康信息查驗、秩序維護、預防性消毒、工作人員自我防護等疫情防控要求,確保工作人員強化防控責任意識,掌握疫情防控要求及應急處置流程。
四、醫學綜合考試疫情防控參考以上要求執行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