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卵泡的發育與成熟在新生兒卵巢內約有200萬個卵泡,至青春期只剩下約30萬個,但在婦女一生中僅有400 ~500 個卵泡發育成熟。
2.雌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賹ι诚到y的作用:促進和維持子宮發育,增加子宮平滑肌對縮宮素的敏感性;促進子宮內膜增生和修復;使子宮頸口松弛,宮頸黏液分泌增加、性狀變稀薄;促進輸卵管上皮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輸卵管節律性收縮的振幅;促進陰道上皮細胞的增生、分化、成熟及角化,使細胞內糖原增加。
、趯Φ诙哉鞯淖饔茫捍龠M乳腺管增生,乳頭、乳暈著色;促進其他第二性征發育。
、鄞x作用:促進體內水鈉留,降低循環中膽固醇水平,維持和促進骨基質代謝。
、苷{節作用:通過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正負反饋調節,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3.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賹ι诚到y的作用:使增殖期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內膜,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可降低子宮平滑肌興奮性及其對縮宮素的敏感性,從而抑制子宮收縮,有利于受精卵與胎兒在子宮腔內生長發育;使子宮頸口閉合,黏液變黏稠,阻止精子及微生物進入;抑制輸卵管節律性收縮的振幅;促進陰道上皮細胞脫落。
②對乳作用:促進乳腺腺泡發育。
、鄞x作用:促進體內水與鈉的排泄。
、苷{節作用:參與下丘腦、垂體的正負反饋調節;對體溫調節中樞有興奮作用,正常女性在排卵后基礎體溫可升高0.3 ~0.5℃,可作為判斷是否排卵、排卵日期及黃體功能的標志之一。
4.妊娠期母體變化:子宮是變化最大,峽部從1cm 到7~10cm;血容量妊娠6~8周起開始增加,孕32 ~34 周時達高峰。
5.妊娠18 ~20 周時開始自覺有胎動,妊娠28周后,胎動次數≥10次/2h。正常時每分鐘胎心110~160次。
6.①胎產式:胎兒身體縱軸與母體身體縱軸之間的關系。②胎先露:最先進入骨盆入口的胎兒部分。③胎方位:胎兒先露部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的關系。
7.精子獲能的主要部位是子宮和輸卵管。
胎盤的功能:(1)氣體交換;(2)營養物質供應替代;(3)排出胎兒代謝產物;(4)防御功能;(5)合成功能。
9.妊娠達到28周至36+6周(196~258d期間)分娩稱早產;妊娠達到37 周至41+6周(259 ~293d)期間分娩稱足月產;妊娠達到及超過42周(294d期間)分稱過期產。
10.影響分娩的因素:①產力;②產道;③胎兒;④社會心理因素。
11.產褥期生殖系統變化:
、僮訉m:變化最大;產后第1d 子宮底平臍;產后1 周,在恥骨聯合上方可捫及;產后10d,在腹部摸不到子宮底;完全修復需6周。
②子宮內修復:胎盤附著部位約需6 周,其余部位產后3周左右。
、蹖m頸復原:產后1周,宮頸內口關閉;產后4 周,子宮頸完全恢復至未孕時形態。
、荜幍溃宏幍腊欞3周左右修復。會陰:外陰水腫2 ~3d 消退,會陰撕裂3 ~4d 愈合。
12.初乳:產后7 天內;過渡乳:產后7~15 天;成熟乳:產后15 天以后。
13.異位妊娠病因:輸卵管炎癥(最主要)、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等。輸卵管妊娠流產多見于壺腹部妊娠,發病多在8~12周。輸卵管妊娠破裂多見于峽部妊娠,多在6周左右。
14.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基本病變:全身小動脈痙攣。
15.胎盤早剝病因:血管病變,宮腔內壓力驟減,機械性因素(腹部撞擊、擠壓)。
16.妊娠期合并心臟病患者易發生心衰的三個時期:妊娠32~34周;分娩期第二產程;產后3d 內。
17.妊娠血糖值診斷標準:空腹血糖5.1mmol/L,1小時10.0mmol/L,2 小時8.5mmol/L,若任何一項達到或超過上述血糖,即可診斷GDM。
18.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 小時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宮產者≥1000mL。
19.引起產褥感染的病原體常見的有需氧菌和厭氧菌
20.滴蟲陰道炎病因及發病機制:滴蟲適宜生長的溫度25 ~40℃,pH5.2 ~6.6 的潮濕環境最適宜其生長繁殖。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主管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