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態才有好成績
案例 1
肖瓊(化名)是某重點中學初三年級的尖子生,從初一開始,肖瓊的成績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性格也很開朗。可是,最近肖瓊卻出現了很多反常舉動,原本愛說愛笑的她,越來越沉默了,一回家就把自己關進屋里。不僅如此,在她復習期間,不允許家里有一點聲音,就連地上掉根針她都無法忍受。有時,父母不小心碰到什么東西發出了聲音,都會惹得她大發脾氣。
馬老師說,這種情況多出現在那些成績比較好,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身上。很多人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才會為考試而擔心,其實,成績優秀的學生出現考試焦慮的幾率更大。因為成績優秀,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更高,給自己的壓力也更大,更在意考試的分數和排名,更害怕被人超越。一般有焦慮心態的學生會出現緊張、煩躁、孤僻等情緒,有的還會伴隨頭疼、出汗、手腳顫抖等身體不適。
案例 2
專家分析:對于很多初三學生和家長來說,中考到底是什么樣的考試,有著什么樣的意義,他們并不是特別清楚。與高考相比,中考其實是一次衡量水平兼具選拔功能的考試。如果把中考比做一個金字塔,那么真正能考入南開、耀華等重點中學的人只能是少數站在塔尖上的精英,對于大部分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如果只把眼光盯在遙不可及的目標上,只會讓自己痛苦、失望。
專家處方:馬老師認為,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與其盲目追求考取重點高中的目標,不如抓住最后60天的時間,挖掘自己的潛能,提高自己的成績。在中考滿分660分中,約有470—480分是基礎性試題,這些分數是必須得到的,還有130分—140分是中等難度試題,這部分是可以得分的。如果能確保基礎題不丟分、中等難度題多得分,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分析了考試,再分析自己。像小葉這樣的同學,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想報考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看看自己與這個分數線之間還有多大差距。然后,可以給自己畫一個坐標圖,逐個分析自己每個學科的成績狀況,看看哪些科目自己還有漲分的空間。通常來說,成績越好的學科漲分的可能越小,反而是那些平時比較差的學科,更容易提高成績。只要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彌補,同學們都可以在最后60天讓自己的成績再進一步,重點高中也就不再遙不可及了。
不光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使是那些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也不應該對自己喪失信心。其實,這些同學是最容易在沖刺復習階段提升成績的。因為,這些同學的普遍問題是基礎知識掌握不好,只要在最后60天里,跟著老師的復習計劃,對照總復習和教材,把基礎知識夯實,中考成績一定會有所飛躍。所以,對于這部分同學來說,最重要的是不喪失信念、不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