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走向小學]
調好生物鐘、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準備一:提前調好生物鐘一進小學,學生們最不習慣的就是午睡時間少了。盡管一些小學讓學生中午趴在課桌上休息20分鐘,但這顯然沒有幼兒園午睡時間來得長而愜意。在開學前,家長要幫子女提前調整好生物鐘,每天早上6:30起床,中午去掉午睡時間,晚上20:30就該早早就寢,保證每天有10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提前將生物鐘調好,這將讓小學一年級新生輕輕松松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節奏。
準備三: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由于小學的生活環境跟幼兒園不同,在學生們參觀小學校園時,家長們也要鼓勵子女在校園里到處走走,認識校園、教室、操場、廁所、教師辦公室等地方,這樣他們在進小學后能夠很快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此外,家長要鍛煉學生自己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每天可以模擬練習,讓子女按照課表整理書包,并把鉛筆等學習用品、喝水的杯子和餐布等一齊放進書包。家長們要注意,不要讓玩具、零食陪著學生上學,這會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情況。
由于一年級新生年齡太小,一般不建議他們住宿,但如果家長有需求,家長們也要衡量一下,子女是否有心臟病、哮喘等慢性疾病及夢游、尿床等不利住宿生活的習慣,離開父母住宿在校是否會感覺不適應。
準備四:按下“我是小學生”心理按鈕很多家長都忙著在暑期讓子女提前認識幾百個甚至上千個漢字、做兩位數、三位數加減法等數學題,其實根本沒必要超前加壓,更關鍵的是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提前適應“我是小學生”這個心理角色。
家長們不妨可以告訴子女:上課時候教師說話學生要認真聽,有不懂的要問,懂的就要舉手說,一點點將“我是小學生”這個概念滲透進子女心田。
[從小學步入初中]
適應課程變化、學會支配自由時間
準備一:重新尋找自己從小學到初中,學生進入一個新的群體,每個學生都要有心理準備,學會重新尋找自己的位置。畢竟初中強手如云,很多在小學里擔任大隊長的學生,在初中里可能只是課代表。這就要求學生在暑期里先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明白山外青山樓外樓,應對可能會出現的位置變化。
準備二:適應變化很大的課程小學的科目沒有初中多,考試、考察量也沒有初中大,這就要求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里除了語數外等主課外,還有對計算機、科學、地理等課程進行檢查,學生們要在暑期里提前調整松散的心態,養成認真獨立學習的習慣,避免開學后對初中學業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
準備三:學會支配自由時間初中的管理方式跟小學不同,教師不再對學生管頭管腳,學生也多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學生有自修課,中午的自修時間長,課外活動又多,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一一妥善處理好做作業與個人興趣如看課外書、練琴、打籃球的關系,輕松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準備四:學會寬容、理解、包容對新初一學生,尤其是要住宿的新生來說,要學會與人相處的好方法。學生們首先要學會寬容別人,這是第一步,然后理解別人,再去包容別人。
此外,學生要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初中的住宿生活。
[從初中踏進高中]
歸零法自我定位,學會自立自強
準備二:積極主動溝通,學會寬容與認同進入高中,面對一群新的同學和教師,學生們要學會與他們相處融洽,盡快融入新環境,這對住宿的高中生來說更是非常重要。在新的環境里,高中生們要積極主動與教師、同學溝通,大家要寬容一些,學會互相認同。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讓新高一學生在高中階段過得更順心。
準備三:自立自強,學會規劃、安排時間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少學生深受教師、家長影響;進入高中后,學生們要學會自立自強;尤其是住宿生。離開父母,新高一住宿生們要在暑期里學著疊被子、洗碗、洗衣服等家務,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規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從起床到就寢,一天什么時間段該做什么都應該安排妥當。
很多新高一學生在暑期著急地學習高一知識,這里提醒他們,開學前可以先粗粗地瀏覽一下高一可能學到的新知識,準備些學習用品,但不要隨意購買教輔書。
[特殊地帶]“名額分配法”學生特殊準備:相信自己,穩扎穩打逐步前進
盡管存在差距,但這些學生一定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有那么好的環境,那么好的機會,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夠跟上去,能夠超越自我有更好的發展。但這里也提醒這些學生不要產生焦躁情緒,要一步一個腳印,從咬住大部隊開始一點點逐步往前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