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快一個月了,周圍的空氣好像都變了味道家長整天掛在嘴邊的是:“初三了啊!可得抓緊!”老師課上的進度明顯加快,一節課下來滿腦子都是“考試重點”。同學們也都各自忙得抬不起頭來,偶爾的微笑似乎也是那么僵硬……晚上又看書到十一點半,過幾天就要月考。難道這就是初三?
暈暈的小Q
小Q的感覺在初三同學中為數不少。如果說初一是步入新環境的適應階段,初二是穩步向前走的提升階段,那么初三就是鎖定大目標的沖刺階段。這也是同學們從小到大感受到的最明顯的一次“集體沖刺”。周圍的人是如此熟悉,但卻陌生得無法溝通;周圍的空氣是如此緊張,但想要休息、放松的“懈怠”苗頭卻不時冒上來;成功畢業的希望已經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但痛苦的“煎熬”每天都在上演。難道初三生只得如此“凄慘”嗎?在我們找尋答案之前,你有沒有關注到自己的內心?有沒有傾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呢?
心聲一:我要自由地學習
進入初三階段,不少同學發現時間被塞得滿滿的,自己疲于招架,自由的學習感受在一點點消退。實際上,一旦我們從內心認可了這種被動學習的心理狀態,就會被焦慮、困惑擊潰。走出困境的最好方法是提升內心的自由度,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規劃,把老師、家長安排的時間變成自己管理的財富。堅持主動設計個性化時間表,把原有的被動學習內容變成自我規劃的必修項目,再輔之以弱勢項目補漏和自選練習,以主動支配的“學習拼盤”喚起自由學習狀態的覺醒。
心聲二:我要共進的朋友
是同學們的微笑僵硬,還是我們自己心緒糾結,誤讀了微笑背后的訊息?每一種表情都是特別的表達,當同伴向你表達時,你有沒有做好回應的準備呢?其實,學習伙伴是最了解彼此內心感受的。身處同樣的備考環境,感受類似的困惑煩惱,大家又何嘗不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呢?給自己和朋友留出坦誠交流的時間吧!共同的目標讓我們不再寂寞,知識的分享促我們取長補短,真誠的鼓勵給我們帶來力量。初三更需要協作共進的朋友!
心聲三:我要愉快地放松
手中的皮筋要松一松才能彈得更遠,緊繃的神經要緩一緩才能飛速運轉。學會合理放松也是初三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晚上睡覺前的冥想放松和全身肌肉拉緊再放松的訓練可以使你尋找回肌體放松、心身寧靜的狀態。適量的體育活動也可以使你精神煥發(謹防過度疲憊)。熬夜并不是制勝法寶。每個人的適宜睡眠時間長短不同,“開夜車”對于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說不過是腦體力的雙向耗損,晚上熬夜的效果平平,白天困得頭腦發昏,如此惡性循環,復習的有效時間被消耗,效果可想而知。
同學們請傾聽內心的聲音,把心靈的窗子打開,呼吸自由的學習空氣,享受友愛的和風吹拂,舒展即將展翅的羽翼,讓初三生活也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