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打基礎的時候。
初一的主課有數學、英語、語文(少數校開物理)。初中三年的安排,初一是培養代數習慣,適應初中生活,為以后學習打基礎的時候。所以初一的知識點不多,雖然作業多一些,但沒有明顯的落差感,沒有明顯的分數差別。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不起眼的問題慢慢凸現,比如到初一下學習,有人的因式分解已經基本掌握,而有人卻不知道平方差是什么;有人希望杯拿了金獎,有人難題不會,簡單的算錯;有人作文寫得很好,有人卻還在發愁錯別字連篇;有人的英語已經達到了中考水平,有人這時才想起要好好學下新概念。在初一的開始階段,注意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顯得重要,我隨便講幾點
1、要快速進入“主動學習、計劃學習”的狀態。這一點主要是指學習要養成習慣,要主動地尋找自己的不足,要積極地制定學習計劃。學習養成習慣,主要是指怎么在接受到一個新知識之后,迅速的掌握并使之熟練,比如聽完課后要有意識的做些練習,并將不會的問題及時向老師請教,在接下來的學習不斷地聯想與前面知識的聯系,并在不斷的練習和考試中尋找自己的不足,并有意識的去彌補錯誤。主動學習是在強調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本身,不是老師,更不是家長,所以自己是這項工作的總監,要主動地思考問題,尋找不足,制定計劃,而不是無止境的陷入每天大量的作業中,做作業的本質是在強化課堂的知識,學生要意識到這一點,如果把它當成一種包袱,不但效率低,也會變得沒有方向。制定學習計劃,也是一種意識,比如今天回到家,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學習,那不妨拿出5分鐘做下計劃,前半個小時做什么,接下來的40分鐘做什么,什么作業先做,什么后做,今天最好把哪科重點強化一下。剛開始做這些可能都不大習慣,但是堅持一段時間后,這就變成一種習慣了。
2、要養成好的書寫習慣和思考習慣。卷面清楚工整、步驟齊全很重要,如果你在初二的班級后10名找到了你的名字,卷面很可能有問題,卷面清楚、步驟齊全不僅能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更重要的是清楚的步驟能培養清楚的思路,能培養思路的嚴謹性和連貫性。如果東一步,西一步,或者三下兩下就把想當然的把答案寫下來,時間長了,題目稍微復雜些就會無從下手,而長期鍛煉的清晰的步驟至少會告訴你這類題通常第一步思考什么,入手點是什么。
初一是心理變化的初期。
最后說說實事求是吧。這很重要,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作學問這一點很重要。不要藏著掖著,要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對做人和做事都很重要。
敲半天不容易,敲完才發現自己都讀不通,還廢話連篇,呵呵,將就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