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考情分析 |
第 2 頁: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
二、杠桿原理(★★)
(-)杠桿效應
杠桿效應,是指固定成本提高公司期望收益,同時也增加公司風險的現象。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由于銷售量一定程度的變動引起息稅前利潤產生更大程度變動的現象被稱為經營杠桿效應。在某一固定的債務與權益融資結構下,由于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引起每股收益產生更大程度變動的現象被稱為財務杠桿效應。
(二)杠桿系數的計算
【例題2.多選題】關于企業管理層對風險的管理,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A.經營杠桿系數較高的公司可以在較高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
B.管理屜在控制財務風險時,應重點考慮負債融資金額的大小
C.管理層在控制經營風險時,不應簡單考慮固定成本的絕對量,而應關注固定成本與盈利水平的相對關系
D.在其他條件不變,固定成本和利息均大于0的情況下,提高產品售價可以降低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答案】AB
【解析】為了控制總風險,經營杠桿系數較高的公司應在較低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所以選項A的說法錯誤;由于財務杠桿系數不僅與利息有關,還與息稅前利潤有關,因此,管理層在控制財務風險時,不應簡單考慮負債融資的絕對量,而應關注負債利息成本與盈利水平的相對關系,選項B的說法錯誤。由于經營杠桿系數不僅與固定成本有關,還與邊際貢獻有關,因此,管理層在控制經營風險時,不應簡單考慮固定成本的絕對量,而應關注固定成本與盈利水平的相對關系,即選項C的說法正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產品售價導致銷售收入增加額=息稅前利潤增加額=稅前利潤增加額,由于財務杠桿系數和經營杠桿系數都大于1,因此,可以降低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即選項D的說法正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