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老師你好:通貨膨脹時為什么是高估利息?
【老師回答】
尊敬的學員,您好:
例如,公司從銀行借入100元,期限1年,假設沒有通貨膨脹,銀行要求的利率是5%。公司年末歸還105元,其中100元是本金,5元是利息費用。如果通貨膨脹率是50%,銀行絕不會按5%的利率貸出款項。銀行要求歸還100元本金外,要求補償本金的購買力損失50元,還會要求正常支付利息5元以及正常利息的購買力損失2.5元。一年以后就是要歸還銀行157.5元。銀行和會計師都知道,150是還本,7.5是利息。但是會計師并不這樣報告,而是說100元是還本,57.5是利息,因為要按照賬面價值處理。所以通貨膨脹時期,高估了利息費用,本金不變,也就是市場利息率提高了。
祝您學習愉快!
【提問】
老師你好:對于利息保障倍數的計算應該如何理解呢?
【老師回答】
尊敬的學員,您好:
首先您得明確分子中的利息費用就是指我們通常所說的財務費用,也就是我們企業實際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記載在資產負債表上公司外部人員可以看到的利息費用,不包含資本化利息折舊攤銷抵稅的部分;這里所說的資本化利息折舊攤銷抵稅的部分是指利息資本化了,但是這部分利息通過折舊攤銷抵稅作為現金流入,也就相當于我們并沒有支付這部分的利息,也就是沒有這部分的利息現金流出,所以在分母上計算資本化利息時需要減去,直接算我們實際支付的利息費用(利息資本化不意味著就不需要支付利息,只是支付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是資本化的利息通過折舊攤銷抵稅可以收回);
如果利息保障倍數為(EBIT+資本化利息折舊攤銷抵稅的部分)÷利息費用,如果我們給分母上加上資本化利息折舊攤銷抵稅的部分,分母減去資本化利息折舊攤銷抵稅的部分,就沒有數學依據,很難理解;
利息保障倍數中分母的“利息費用”和分子“息稅前利潤”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是不相等的,但是一般實務中本期資本化利息較少,其利息費用通常均取自財務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凈利潤+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其中分母“利息費用”是指本期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計入利潤表財務費用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等成本資本化利息。=實質上指全部利息費用(費用化+資本化)
分子的“利息費用”不僅包括計入利潤表財務費用的利息費用(包括資本化利息本期費用化部分),實質上指財務費用(只包括費用化利息)。
祝您學習愉快!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真題答案、成績查詢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