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發展戰略的主要途徑
發展戰略一般可以采用三種途徑,即外部發展(并購)、內部發展(新建)與戰略聯盟。
(1)外部發展(并購)
是指企業通過取得外部經營資源謀求發展的戰略。外部發展的狹義內涵是購并,購并包括收購與合并。
(2)內部發展(新建)
指企業利用自身內部資源謀求發展的戰略。內部發展的狹義內涵是新建,新建與并購相對應,是指建立一個新的企業。
(3)戰略聯盟
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經營實體之間為了達到某種戰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種合作關系。
合并或兼并就意味著戰略聯盟的結束。
從交易費用經濟學角度看,并購方式的實質是運用“統一規制”方式實現企業一體化,即以企業組織形態取代市場組織形態:而新建方式的實質則是運用“市場規制”實現企業的市場交易,即以市場組織形態取代企業組織形態。
而企業戰略聯盟是這兩種組織形態中的一種中間形態。
知識點:戰略變革的實現
在戰略變革中對人的行為的掌控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因此,要保證戰略變革的實現需要從變革的支持者、抵制者兩個方面入手做好工作,克服變革的阻力,以保證戰略變革的實現。
一、變革模式的支持者對變革的廣泛認同
無論是自上而下的變革,還是自下而上的變革,都必須在企業內部得到廣泛的認同。如果得不到企業大多數員工的支持,變革不可能取得成功。要使變革得到廣泛的認同,必須在變革實施之前進行有效的溝通。
首先,變革必須在最高領導層內部形成共識;其次,變革得到中層管理者的支持;最后,變革得到一般員工的支持。
二、變革受到抵制的原因與實施障礙
變革可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生理變化、環境變化、心理變化。基于上述的不同因素,變革會面臨的障礙:
文化障礙
結構慣性是企業確保一貫性和質量的所有系統和流程的累積效果。這些都是變革的障礙。
例如:(1)業務活動慣性;(2)管理體系慣性;(3)內部團隊抵抗變革;(4)缺乏經驗和能力;(5)整個組織的保守主義。
私人障礙
(1)習慣;(2)經濟收入;(3) 未知的恐懼;(4)選擇性的信息處理。
三、克服變革阻力的策略
在處理變革的阻力時,管理層應當考慮變革的三個方面:變革的節奏、變革的管理方式和變革的范圍。
1.變革的節奏
以時間交換空間:即使不存在對時間的抵制也需要時間來完成變革。組織成員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的制度,排除障礙。如果領導沒有耐心,加快速度推行改革,對下級會產生一種壓迫感,產生新的抵制。
2.變革的管理方式
在變革計劃比較完善的情況下,變革過程中的領導、協調、溝通和激勵的效果直接決定了變革的成敗。
應對變革阻力的常見策略:
(1)做好宣傳,與員工進行溝通,廣泛地聽取員工的意見。
(2)讓員工參與到組織變革的決策中去。
(3)大力推行與組織變革相適應的人才培訓計劃,大膽起用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
(4)采取優惠政策,妥善安排被精簡人員的工作生活和出路。
(5)在必要的時候顯示變革的果敢決心,并采取強硬措施。
3.變革的范圍
應當認真審閱變革的范圍。避免大轉變會帶來巨大的不安全感和較多的刺激。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真題答案、成績查詢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