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進入了強化階段,為了幫助大家更系統的掌握重點考點,小編每天為大家整理一個重要考點,利用剩下的時間每日攻克一考點,成功通過CPA會計考試。
【注會考點】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一)處理原則
1.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除非能證明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更可靠),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提示】公允價值計量下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可以拆分為兩個環節:出售和購買
2.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的處理:
(1)換出資產為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2)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3)換出資產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提示】具體處理方法參照出售存貨、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的會計處理。比如:發生的固定資產清理費用等應計入營業外支出或者抵減營業外收入;同時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其他綜合收益(不能結轉損益的除外)、資本公積的結轉等。
(二)換入資產成本的確定
1.不涉及補價
方法一:已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
換入資產成本=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
方法二:未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
2.涉及補價
(1)支付補價
方法一: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支付的不含稅的補價
方法二: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支付的含稅的補價
【提示】不含稅補價是換入與換出資產的不含稅公允價值之差;含稅的補價是換入與換出資產的含稅公允價值之差。
(2)收到補價
方法一: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收到的不含稅的補價
方法二: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收到的含稅的補價
【提示1】在非貨幣資產交換中,支付或收取的銀行存款要分解為兩個部分:一是不含稅公允價值的差額,稱為“補價”;二是增值稅的差額(稅差)。因此,考生做題時要分清是“含稅”補價還是“不含稅”補價。
【提示2】在涉及補價的情況下,對于支付補價方而言,作為補價的貨幣性資產構成換入資產所放棄對價的一部分,對于收到補價方而言,作為補價的貨幣性資產構成換入資產的一部分。
(三)相關稅費的處理
1.與換出資產有關的相關稅費(不含增值稅)計入與出售資產相關的損益,如換出固定資產支付的清理費用、換出不動產應交的土地增值稅計入營業外收支等。
2.與換入資產有關的相關稅費(不含可抵扣增值稅)應計入換入資產相關的成本,如為換入資產發生的運費和保險費等。
3.關于增值稅的問題
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作為換出應稅資產的一方要計入銷項稅額,作為換入應稅資產的一方如果可以抵扣要作為進項稅額處理,因此,對增值稅的處理是否單獨考慮、單獨支付,不影響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相關處理。
(四)交易損益的確認(P308)
1.支付補價:
計入當期損益金額=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支付補價+應支付相關稅費)=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
2.收到補價:
計入當期損益金額=(換入資產成本+收到補價)-(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應支付相關稅費)=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換出賬面價值。
【提示】一般情況下,對損益的影響金額=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處置相關稅費(不含增值稅)
【提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賬務處理的步驟:
1.認定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計量模式的選擇;
3.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確定;
4.損益的計量;
5.會計分錄。
跟上備考進程,每天多做一道注冊會計師練習題鞏固知識點,希望大家都能夠輕松過關!
加注會學習規劃師微信 | "wantiku123"(一對一指導) |
---|
【免費下載注冊會計師題庫,真題+預測題免費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