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考慮
一、違反法律法規的含義和類別(教材P389)
(一)違反法律法規的定義
違反法律法規是指被審計單位有意或無意違背除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以外的現行法律法規的行為。
(二)兩類不同的法律法規
1.“第一類”法律法規
通常對決定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金額和披露有直接影響的法律法規。
2.“第二類”法律法規
對決定財務報表中的金額和披露沒有直接影響的其他法律法規,但遵守這些法律法規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持續經營能力或避免大額罰款至關重要;違反這些法律法規,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三)注冊會計師關注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必要性
1.了解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性質及其發生的環境。
2.被審計單位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可能與財務報表相關,有些違反法律法規行為還可能產生重大財務后果,進而影響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3.如果不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則可能導致注冊會計師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
4.在設計和實施審計程序以及評價和報告審計結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充分關注被審計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的重大影響。
二、注冊會計師考慮法律法規的責任(教材P390)
(一)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法律法規的責任
1.注冊會計師有責任對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的保證。
2.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防止被審計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也不能期望其發現所有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主要原因有:
(1)許多法律法規主要與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相關,通常不影響財務報表,且不能被與財務報告相關的信息系統所獲取;
(2)違反法律法規可能涉及故意隱瞞的行為,如共謀、偽造、故意漏記交易、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或故意向注冊會計師提供虛假陳述;
(3)某行為是否構成違反法律法規,最終只能由法院認定。
(二)注冊會計師對“第一類”法律法規的責任
1.針對被審計單位需要遵守的“第一類”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就被審計單位遵守這些法律法規的規定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2.這些法律法規可能與下列事項相關:
(1)財務報表的格式和內容;
(2)特定行業的財務報告問題;
(3)根據政府合同對交易進行的會計處理;
(4)所得稅費用或退休金成本的應計或確認。
(三)注冊會計師對“第二類”法律法規的責任
1.針對被審計單位需要遵守的“第二類”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僅限于實施特定的審計程序,以有助于識別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違反這些法律法規的行為。
2.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下列審計程序,以有助于識別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行為:
(1)向管理層和治理層(如適用)詢問被審計單位是否遵守了這些法律法規;
(2)檢查被審計單位與許可證頒發機構或監管機構的往來函件。、
三、識別出或懷疑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時實施的審計程序(教材P392)
(一)下列事項或相關信息可能表明被審計單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行為
1.受到監管機構、政府部門的調查,或者支付罰金或受到處罰;
2.向未指明的服務付款,或向顧問、關聯方、員工或政府雇員提供貸款;
3.與被審計單位或所處行業正常支付水平或實際收到的服務相比,支付過多的銷售傭金或代理費用;
4.采購價格顯著高于或低于市場價格;
5.異常的現金支付,以銀行本票向持票人付款的方式采購;
6.與在“避稅天堂”注冊的公司存在異常交易;
7.向貨物或服務原產地以外的國家或地區付款;
8.在沒有適當的交易控制記錄的情況下付款;
9.現有的信息系統不能(因系統設計存在問題或因突發性故障)提供適當的審計軌跡或充分的證據;
10.交易未經授權或記錄不當;
11.負面的媒體評論。
(二)注冊會計師對識別出的或懷疑存在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應當實施的程序
1.了解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性質及其發生的環境;
2.獲取進一步的信息,以評價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
(1)違反法律法規行為對財務報表產生的潛在財務后果,如受到罰款、處分、賠償、封存財產、強制停業和訴訟等;
(2)潛在財務后果是否需要列報;
(3)潛在財務后果是否非常嚴重,以致對財務報表的公允反映產生懷疑或導致財務報表產生誤導。
四、對識別出的或懷疑存在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報告(教材393)
(一)與治理層溝通
1.與治理層溝通的總體要求
(1)除非治理層全部成員參與管理被審計單位,否則注冊會計師應當與治理層溝通注意到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事項;
(2)不必溝通明顯不重要的事項;
(3)通常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頭方式。如果采用口頭溝通方式,應形成溝通記錄,并提請溝通對象簽字確認;
(4)如果治理層已獲知管理層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注冊會計師可以不再與其進行溝通,但必須獲取治理層已經獲知該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有關審計證據。
2.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情節嚴重時的溝通要求
(1)對故意和重大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溝通要求
如果根據判斷認為需要溝通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是故意和重大的,注冊會計師應當就此盡快向治理層通報。
(2)懷疑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涉及管理層或治理層時的溝通要求
如果懷疑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涉及管理層或治理層,注冊會計師應當向被審計單位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等更高層級的機構通報。如果不存在更高層級的機構,或者注冊會計師認為被審計單位可能不會對通報做出反應,或者注冊會計師不能確定向誰報告,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需要征詢法律意見。
(二)出具審計報告時考慮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影響
1.考慮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影響(重點掌握)
(1)如果認為違反法律法規行為對財務報表具有重大影響,注冊會計師應當要求被審計單位在財務報表中予以恰當反映。
(2)如果被審計單位在財務報表中對該違反法律法規行為做出恰當反映,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3)如果認為違反法律法規行為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且未能在財務報表中得到恰當反映,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2.考慮審計范圍受到限制的影響
(1)來自被審計單位的限制
如果因管理層或治理層阻撓而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評價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審計范圍受到限制的程度,發表保留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
(2)其他條件的限制
如果由于審計范圍受到管理層或治理層以外的其他方面的限制而無法確定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這一情況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例題3·單選題】關于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審計責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注冊會計師有責任發現被審計單位所有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
B.針對通常對決定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金額和披露有直接影響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被審計單位遵守這些規定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C.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專門實施審計程序以發現被審計單位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
D.對被審計單位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予以反映
【答案】B
【解析】請見教材P390,選項B正確。針對通常對決定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金額和披露有直接影響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被審計單位遵守這些規定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第二節 總結
1.注冊會計師對“第一類”法律法規的責任(教材P390)
2.關于違反法律法規行為,與治理層溝通的總體要求(教材P393)
3.考慮違反法律法規行為對出具的審計報告的影響(教材P393)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