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審計要素
審計五要素
(一)鑒證業務“五要素”
鑒證業務包括三方關系、鑒證對象、標準、證據和鑒證報告“五要素”。其中,
(1)三方關系分別是注冊會計師、責任方和預期使用者;
(2)鑒證對象是鑒證對象信息所反映的內容;
(3)標準是用來對鑒證對象進行評價或計量的基準;
(4)證據是注冊會計師提出鑒證結論的基礎;
(5)鑒證報告是注冊會計師針對鑒證對象信息(或鑒證對象)提出一定保證程度的結論。
(二)審計業務“五要素”
審計業務“五要素”是指審計業務的三方關系、財務報表(鑒證對象)、財務報表編制基礎(標準)、審計證據和審計報告。如下圖所示:
根據上圖,審計業務的五要素分別具體為:
(1)審計業務的三方關系,即圖中的(A);
(2)財務報表,即圖中的(B);
(3)財務報表編制基礎(如:企業會計準則),即圖中的(C);
(4)審計證據,即圖中的(D);
(5)審計報告,即圖中的(E)。
審計業務的三方關系
(一)審計業務三方關系人
1.審計業務三方關系人分別指注冊會計師、責任方和預期使用者。
2.責任方與預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在某些情況下,責任方和預
期使用者可能來自同一企業,但并不意味著兩者就是同一方。例如,某公司同時設有董事會和監事會,監事會需要對董事會和管理層負責編制的財務報表進行監督。
(二)審計業務三方之間的關系
審計業務三方之間的關系是注冊會計師對由責任方負責的財務報表提出結論,以增強除
責任方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任程度。
(三)注冊會計師的職責(1/3)
1.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是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2.注冊會計師履行責任
注冊會計師應當遵守相關職業道德要求,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獲
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根據獲取的審計證據得出合理的審計結論,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
3.注冊會計師確認其責任的方式
注冊會計師通過簽署審計報告確認其責任。
4.注冊會計師利用專家協助其工作
如果審計業務涉及的特殊知識和技能超出了注冊會計師的能力,注冊會計師可以利用專
家協助執行審計業務。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應當確信包括專家在內的項目組整體己具備執行該項審計業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并充分參與該項審計業務和了解專家所承擔的工作。
(四)責任方(被審計單位管理層,2/3)
1.管理層是責任方
責任方是指對財務報表負責的組織或人員,即被審計單位管理層。
2.與管理層和治理層相關的責任
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管理層和治理層(如適用)應當認可并理解其應當承擔下列責任:
(1)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并使其實現公允反映(如適用);
(2)設計、執行和維護必要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
(3)向注冊會計師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包括允許注冊會計師接觸與編制財務報表相關的所有信息(如記錄、文件和其他事項),向注冊會計師提供審計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許注冊會計師在獲取審計證據時不受限制地接觸其認為必要的內部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
(五)預期使用者(3/3)
1.預期使用者是指預期使用審計報告和財務報表的組織或人員。
2.預期使用者可能是指特定的使用者
如果審計業務服務于特定的使用者或具有特殊目的,注冊會計師可以很容易地識別預期
使用者。例如,企業向銀行貸款,銀行要求企業提供一份反映財務狀況的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的財務報表,那么,銀行就是該審計報告的預期使用者。
3.預期使用者可能主要是指與財務報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關者
注冊會計師可能無法識別使用審計報告的所有組織和人員,尤其在各種可能的預期使用
者對財務報表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時。此時,預期使用者主要是指那些與財務報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與委托人簽訂的協議識別預期使用者。例如,注冊會計師對ABC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實施審計,預期使用者主要是指ABC公司的股東。
4.審計報告的收件人
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應當盡可能地明確為所有的預期使用者。例如,注冊會計師為ABC
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審計服務,其審計報告的收件人為“ABC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除此之外,公司債權人、證券監管機構等也是預期使用者。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