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錯報
(一)錯報的定義
1.錯報,是指某一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與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應當列示的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之間存在的差異;或根據注冊會計師的判斷,為使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實現公允反映,需要對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調整。
2.導致錯報的事項
(1)收集或處理用以編制財務報表的數據時出現錯誤;
(2)遺漏某項金額或披露;
(3)由于疏忽或明顯誤解有關事實導致作出不正確的會計估計;
(4)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對會計估計作出不合理的判斷或對會計政策作出不恰當的選擇和運用。
(二)累積識別出的錯報
1.確定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的要求
2.確定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應當考慮的因素(教材新增)
3.區分三種不同類別的錯報
1.確定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的要求(教材P35)
注冊會計師需要在制定審計策略和審計計劃時,確定一個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低于該臨界值的錯報視為明顯微小的錯報,可以不累積。
2.確定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應當考慮的因素(教材新增)
(1)以前年度審計中識別出的錯報(包括已更正和未更正錯報)的數量和金額;
(2)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3)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和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與其溝通錯報的期望;
(4)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指標是否勉強達到監管機構的要求或投資者的期望。
【基礎班補充審計準則指南內容】
(1)明顯微小錯報臨界值低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5%的情況舉例:
①預計有較多審計調整;
②較高重大錯報風險;
③已識別出較多重大風險;
④跨地域大型聯合項目審計;
⑤被審計單位和審計委員會希望知曉所有錯報或低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5%的金額錯報。
(2)明顯微小錯報臨界值高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5%的情況舉例:
①預計當年審計調整較少或金額不重大;
②以前年度調整較少或金額不重大;
③風險評估結果為低;
④跨地域項目所涉及地區較少;
⑤被審計單位和審計委員會希望僅溝通大于5%的未更正錯報。
3.區分三種不同類別的錯報
為了幫助注冊會計師評價審計過程中累積的錯報的影響以及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錯報事項,將錯報區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識別出的錯報 |
具體情形 |
事實錯報 |
(1)被審計單位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錯誤; (2)對事實的忽略或誤解; (3)故意舞弊行為。 |
判斷錯報 |
(1)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估計值的判斷差異; (2)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的判斷差異,由于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造成錯報,管理層卻認為選用會計政策適當,導致出現判斷差異。 |
推斷錯報 |
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 【提示】請見教材P92,推斷的總體錯報62400(1040000-977600)。 |
(三)對審計過程識別出的錯報的考慮
1.錯報可能不會孤立發生,一項錯報的發生還可能表明存在其他錯報。
2.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可能導致某些錯報未被發現。
審計過程中累積錯報的匯總數接近確定的重要性,則表明存在比可接受的低風險水平更大的風險,即可能未被發現的錯報連同審計過程中累積錯報的匯總數,可能超過重要性。
3.注冊會計師可能要求管理層檢查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以使管理層了解注冊會計師識別出的錯報的產生原因,并要求管理層采取措施以確定這些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實際發生錯報的金額,以及對財務報表作出適當的調整。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